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学习导刊》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学习导刊》教育教研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总参政治部主管,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综合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 2095-4190,国内刊号CN 32-1832/D,月刊,标准大16开,全国公开发行。主管单位:总参政治部;主办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该刊教育教研版为是全国教...>>更多

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地位研究
信息来源:《学习导刊》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2/2/8 阅读数:249

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地位研究

摘要:问题导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符合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在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要求,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导向性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

问题导向式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以及教学的过程,而不应直接回答学习者的问题,以过程为评价标准而不是单纯地以结果作为评判结果。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进入中国,在大学教育阶段曾经有不少的学校引入并运用这种方法,而关于这种方法如何运用在小学教育中,则较少。事实上,小学教育中,尤其是小学数学教育中,问题导向式教学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和深远的影响。《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从这一出发点来看,小学数学教育应该通过问题导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具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意义

1.1问题导向式教学的课堂导入作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般,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它对整堂课的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导入就犹如一场音乐会的前奏,其优美与否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注意力。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是很活跃,因此通过问题导向式的课堂导入可以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好奇是人类的天性,而小学生的好奇心尤其强烈,通过设置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他们的思路引入到数学知识学习上来。

同时,问题导入式教学可以唤起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通过问题来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传统的数学教育往往忽视了将学生的学同现实生活的行相结合,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真谛。一步步尝试将“知”与“行”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同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1.2问题导向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作用

自主学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传统的课程评价并没有把学习者的个性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过多强调了对学习者的选拔,而忽略了对过程的评价。

而问题导向式教学则可以真正实现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则通过自主学习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疑与点拨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实现自主学习。

1.3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用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中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导向式教学则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以及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来进行过程控制。不仅仅能够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问题解决的结果,也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团队合作过程和思维过程。现代数学教育理念倡导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所谓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问题导向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为问题的解决方法往往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侧面,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通过这种引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融会贯通能力将会得到提高,而且这种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将是学生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能力的重要的手段。

2、开展小学数学教育问题导向式教学的要求

2.1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是绝对的主角,但是问题导向式教育要求将学生作为主体。因此教师必须要准确定位,摆正位置。不要把自己当作“讲”师,而应当把自己当作“导”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而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在开展问题导向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去盲目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当问题设计出来之后,学生需要时间来思考和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教师发现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要贸然主动提供帮助,而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让他们在自我探索以及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乐趣。不干扰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尝试,放手去干,充分发挥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2.2转变评价标准

问题导向式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评价并不是传统的以结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方式所能胜任的。因此在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全程参与,通过这种参与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控制和引导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的表现,更多的是通过过程评价来进行,而不仅仅是通过结果评价来完成。通过问题导向式教学将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评价体制升级为以能力为中心的过程评价体制。

2.3转变备课模式

一种教学方式的引入和推广依赖于教师的支持,尽管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小学数学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但是教师依然要起着主导的作用。而要实施问题导向式的小学教育必须改进教师的课程准备过程。一方面,从知识储备的角度来看,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才能有效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并且这种专业素养还蕴含着教师的责任心。另一方面,为了能够有效设置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必须将课堂讲授的知识同身边发生的事情相结合,而身边的小事有时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刻刻留心在意,只有随时随地将要讲授的课堂知识同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设计出完美的问题,才能有效地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雷蕾.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M].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

[2]李秀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2,(1.

[3]许贻亮,数学问题设计的维度思考[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1,(10.

[4]黄建明.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习热情[J].学园(教育科研),2012,(3.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