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学习导刊》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学习导刊》教育教研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总参政治部主管,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综合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 2095-4190,国内刊号CN 32-1832/D,月刊,标准大16开,全国公开发行。主管单位:总参政治部;主办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该刊教育教研版为是全国教...>>更多

中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探讨
文章来源:《学习导刊》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2/3/5 阅读数:225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探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道德与法治作为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法,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更投入地加入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潮流中,许多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教学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此,初中教学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学习与理解课题内容,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本班学生的了解,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1、激发学生兴趣,创设生活化课堂导入

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十分明显,对自己喜欢的科目愿意主动去学习;对不喜欢的学科,学生则会有极强的畏难情绪。需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在讲解,学生在倾听。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活化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例如,教师在教学七年级“揭开情绪的面纱”一课时,可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例如,学生在打饭时,遇到插队的现象;快开学时,才发现作业还没写完等现象进行引入。让学生描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相似的事情时,会有什么样的情绪,自己是如何解决的。教师通过学生的叙述,引入教学内容“我们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化的引导,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学习。

2、提高课堂参与,教学情境贴近生活

初中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大概在二十分钟左右,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是初中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生活化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程学习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也要加强对社会实事的关注,与时俱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先进的生活元素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课堂与现实生活的直接联系。学生只有发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现实生活的关系,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教学七年级“法律在我们身边”一课时,可以借助实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校园暴力事件等。初中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较为模糊,校园暴力事件和初中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和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案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公正严明,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3、结合课本教材,合理加入情境教学

情景教学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便创建一个情景就可以的,而是需要教师结合课本教材和教学大纲,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建合理的情境。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应重视情景教学的实效性,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可以更好地学习。为了避免整体的教学过程过于复杂,在一节课中,教师只需创建一到两个情境,不需要每个环节都进行情境创设。因此,需要教师对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例如,教师在教学八年级“维护秩序”一课时,需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内涵,以及存在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两组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秩序混乱的图片和井然有序的图片进行对比,引发学生的深思,使学生体会到社会秩序的意义。

4、构建和谐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情景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根据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而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思路可以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的参与性也会得到很大提高,课堂的主体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

例如,教师在教学八年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变化,揭示国家的发展。让学生通过学校的教学设备越来越科技化,学生的生活也越来越便利,让学生真实体会到国家进步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从而实现了教学内容由抽象到具体化的转变。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有了自己的学习思路,进而能更好地学习。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要不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德海,赵翠芬.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探讨[J].神州,2017(21):102.

[2]张小萍.论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8(8):87.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