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学习导刊》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学习导刊》教育教研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总参政治部主管,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综合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 2095-4190,国内刊号CN 32-1832/D,月刊,标准大16开,全国公开发行。主管单位:总参政治部;主办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该刊教育教研版为是全国教...>>更多

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文章来源:《学习导刊》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2/2/21 阅读数:225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已经成为新的形势下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和深入探讨的问题。对此本文作者从高中语文教师要仔细研究新课标,明确德育的要求与标准;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研究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思想方式;高中语文教师还要认真研究作文命题,用道德导向作文命题;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向善热情几个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德育渗透;传统美德;作文命题;审美因素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推广,思想道德的教育与培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所谓思想道德的教育与培养主要包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审美观、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培养。语文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思想道德教育与培养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已经成为新的形势下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和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此,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对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方面的思考与总结,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看法。

1、高中语文教师要仔细研究新课标,明确德育的要求与标准

要想达到德育的目标,高中语文教师首先需要认真研究新课标,明确高中语文教育中德育方面的要求与标准。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语文教育并没有充分发挥其育人方面的功能,因此许多语文教师对于德育方面的标准与要求也比较模糊,使得语文教育存在明显的功利性。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高中语文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新课标对学生全面语文修养与思想道德素养方面的内容,把握其要求与标准,深刻理解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与长远性,认真探究正确的德育渗透方法,使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功能与价值,完成教学的任务。

2、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实践中,无数思想家思想精髓的凝聚与总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要想真正的把德育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当中,就必须认真研究传统文化,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内容丰富,涵盖范围极广,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教学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但素材容易收集,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还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伦理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观念,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3、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研究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思想方式

学生不但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要想真正把德育渗透到与语文教学中来,就必须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的研究,把握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思想方式,依据学生的实际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学生的思想方式有了重大的改变,作为教师不能以以前的思想来代替现在学生的思想,必须真正的把握住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的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唯有如此,才不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易于学生接受,也唯有如此,才能够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从心理上和思想上主动接受这种德育的渗透,并内化成为他们灵魂深处的思想指针和道德准则。

4、高中语文教师还要认真研究作文命题,用道德导向作文命题

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高考作文的道德导向,认真研究作文命题,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渗透德育。虽然材料作文在一定程度上说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力,但是却并非是由学生不受任何限制的任意为之。在材料作文所给予的材料中往往包含着一定的道德导向和价值取向,这些道德方面的限制要求是学生必须遵循的。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把握材料作文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渗透,认真研究作文命题,选择最佳的材料作文让学生进行训练,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运用材料中所包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对学生进行了德育的渗透,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5、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荟萃了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丰富多彩的作品用一幅幅美的图画展现给我们一个美的世界。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去发掘这些作品中的审美因素,带领学生去体验这种美,使学生在获得审美感受的同时,受到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那些感人的审美因素,会对学生的心灵带来一次次的触动,从而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同时也把德育无形的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与思想当中。

6、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向善热情

德育是一种缓慢渗透的过程,不能像狂风暴雨一般,只能如春风细雨那样润物无声。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德育在一次次的触动中,一丝丝地渗透到学生的心里,成为学生为人处事的准则。只有真正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才能够把德育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不但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与心理,还要善于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向善热情。

7、总结

综上所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不能够忽视道德培养。语文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德育渗透到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来。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认真研究新课标,把握道德教育的标准与要求,了解学生的思想,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包含的道德素材,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达成新课标提出的德育任务。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