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为提升高中生数学素养,文章首先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性,其次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即加强教材内容教学,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加强审题能力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审题技巧;注重一题多解,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逻辑思维拓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解题能力;审题技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重点。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与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全面展开,数学教学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教材内容教学,结合数学题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1、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性
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高中数学课程在教学中尤为重要。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技巧,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数学解题能力[1]。对于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数学解题能力,将有助于提升自身的问题分析、思考及解答方面的能力,便于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并熟练应用数学定理与规律进行解题。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任务,是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
2、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加强教材内容教学,夯实学生基础知识
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才能为其解题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教学中,教师要高度注重教材内容教学,深入讲解各类概念、定理及规律,引导学生研读教材,使学生充分理解各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借助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题型等拓展学生的解题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能力。高中数学学科的概念、定理及规律等内容比较抽象,如果学生不能清楚理解这些知识点,将无法形成清晰的解题思维。为此,教师要特别强调教材内容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知识,为其解题思维与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比如,讲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时,为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观察球、锥、柱等模型,了解其结构、图形的基本特征,再罗列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几何体概念。之后,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课堂教学,结合实例进行知识点讲解。最后,讲解例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引导学生在例题讲解中形成几何体相关题目的解题思维。
2.2加强审题能力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审题技巧
在教学中,多数教师都教导学生每一次解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内容,清楚把握已知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找到其中的关键条件,深入挖掘隐藏的未知条件,然后通过对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分析,快速整理出解题思路[2]。不难看出,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学生需要掌握审题技巧,以便形成良好的解题能力。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例题着重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再通过对已知条件的挖掘分析,找到潜在的未知条件。在这一过程中,找到一个条件都要求学生罗列出来,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各个条件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便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审题技巧。比如,一个黑色塑料袋中有5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球,其中3个蓝色,2个绿色。从中不放回摸出2个球,请问两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是多少。通过阅读题目可知,共有5个球。假设同时摸出的两个球颜色不同,其中的1个蓝色,另1个一定是绿色。此时,记“两个球颜色不同”为a,可得P(a)=3×2+2×35×4=35。
2.3注重一题多解,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逻辑思维拓展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对学生的多向性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3]。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运用一题多解的教学技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题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形成良好的解题能力。比如,已知x,y≥0,且x+y=1,试求出x2+y2的取值范围。对于这一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平均值解题思想、基本不等式解题思想等都能找到解题方法,达到解题目的。教师可通过此类题目训练学生的一题多解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逻辑思维拓展。
3、结语
良好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各种策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在扎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数形结合思想、一题多解思维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提升其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庄海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8):142.
[2]孟宇.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7(89):103.
[3]张培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8(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