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数学教学探究
摘要: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已经成为了向社会输出人才的主要阵地。但在目前,中职院校的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教学中甚至出现了与学生未来就业脱轨的现象。为此,我们需要扭转这样的局面。数学教学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非常关键,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那么,它对于培养中职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力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中职生的数学教学也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本文将对此展开探究。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数学;数学教学
数学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学生数学基础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在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实践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指导。这样才能使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有效提升中职院校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中职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1、创设和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情境
中职数学教学和普通高中院校的数学教学方式有所差别。我们的教学更加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专业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数学教学和中职生自身专业的结合点来展开教学。教师需要给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和专业相关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究,掌握数学技能,提升数学素养。这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数学教学应该努力的方向。比如,在讲授分步计数原理这一部分数学知识时,如果教师是讲给旅游专业的学生听,那么教师就需要创设和旅游专业今后就业相关的一些情境。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可以模拟学生带团的情境。比如,我们需要乘坐汽车,然后再转动车到达目的地。那么,如果我们要乘坐的汽车每天有四班,而我们乘坐的动车每天有五班,请问我们去目的地有几种走法呢?这样一个真实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得到了提升,便会积极参与到讨论中。然后,教师可以引入学习的重点,将分步计数原理融入到实际的工作情境中,以此提升学生使用数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意识
当今社会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步入到工作岗位中,其合作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合作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学习数学知识。我们要给不同的小组设定教学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分工来完成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探究。在中职院校的数学课堂中,合作式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让学生一起努力,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某个数学任务,并通过共同探究来完成某个数学项目。通过这样的合作模式,学生认识到了与人沟通的重要性,同时也实现了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设计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去解决这些数学问题。这些对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整合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
大部分的中职生毕业之后都是直接步入工作岗位的。那么,对于不同的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为此,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对数学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整合。比如,对财会专业的学生,教师应该重点讲解数列、函数、统计这些方面的内容。对机械专业的学生,教师则应该侧重教学几何的知识,包括解析几何的内容。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师则要重点讲授代数方面的内容。总之,中职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选择适合他们的数学内容,从而充分体现出数学的专业特色。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和专业相关的数学内容。比如,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函数的内容后,我们可以给学生提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把函数中的一些知识点应用到企业的管理中,从而真正实现数学学科为专业服务的目标。
4、强调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中职院校的数学课堂和我们普通院校的数学课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很多学生现在学习数学,包括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有着很强的功利性,主要是为了分数进行学习。但是,这样的学习和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是不相符的。对于中职数学教学,我们教师必须要将知识和职业进行有效结合,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能够实现中职数学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我们要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能有所提升。例如,在对中职生进行概率、集合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开展一些针对性的训练。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生的就业倾向对内容进行设计,给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数学教师需要努力的另一个方向。
5、突出中职特色,能够满足中职生的就业需求
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数学一定要突出中职教学的特色,能和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需求相吻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教师自然要和普通高中学校的课堂、教学有所差异。教学的内容要和我们学生的就业内容进行结合,这样才能为我们的社会培养出更多可用的数学人才,更好地培养出更多具备较高数学能力的学生。例如,学生在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后必然都会涉及到一些和客户沟通、项目评估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估能力。[3]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的结合。比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我们要着重讲解数学中的微积分和几何知识。对于财务专业的学生,我们则需强调数学中函数和数列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也要重视对学生品德的教育。那么,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也要进行结合,以便能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6、结束语
作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主要阵地,我们的中职院校要在进行学科教学时能够以就业为导向,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实践进行结合,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昕.基于就业导向的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2(10):63-65.
[2]林应绵.基于就业导向下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2018(72).
[3]黄珍.对职业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速读(下旬),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