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略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
摘要: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的管理水平能够为小学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教学管理工作关乎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而从目前来看,我国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此,提出了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的合理意见,从而能够为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效率;提升
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需要抓好教学管理工作。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作为老师来说,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需要培养高自身的教学管理观念,注重运用科学的手段,促进小学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然而,当前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而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所以,笔者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方法论的研究,提出了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的积极对策,以此有助于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
1、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学管理内容与素质教育不相符合
当前,受到教学任务繁重的影响,很多小学都积极改革了教学管理内容。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管理如果仅仅关注学生成绩的提升,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而这也是教学管理与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的偏差。因此,按照这样的管理内容,实施小学教学管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能力的发展。
1.2教学管理者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调查来看,小学教学管理者的管理观念比较落后。而对于管理者的观念来说,关乎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当前,很多小学管理者对小学教育工作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认为教育管理工作比较简单,而且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这就导致当前很多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比较落后,而且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不能协调发展。另外,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不够,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实施,这不利于小学教学管理的发展。其次,小学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手段缺乏科学性。对于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学管理者借助科学的手段。然而,当前的很多教学工作者的管理手段与管理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管理者的主观想法影响,造成教学手段的变化,不利于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另外,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力度,而且管理工作存在着拖沓的问题,这都不利于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
1.3管理手段方面的问题
首先,小学教学管理缺乏一定的现实价值。对于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来说,应该遵循相应的管理目标,借助科学的管理策略,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从而促进小学教育工作的发展。但是,从目前来看,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只是流于形式,一些学校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缺乏对管理工作的重视,而且将其作为应试教育的模式。仅仅是在教育部门的考察过程中关注教学管理工作,这不利于小学教学管理价值的实现。另外,小学教学管理的制度不够科学。当前,为了积极促进小学教育工作的发展,很多学生认识到教学管理的作用,然而很多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仍然是对传统制度的继承,与时代的发展潮流不相符合。这种落后的管理制度会抑制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使教育管理者的工作量增加,造成管理与教学的相互脱离,不利于提升小学教学效果与管理水平。
1.4管理结果方面的问题
首先,受到不科学的小学教学管理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需要学习的知识较多,但是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很难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而作为学校来说,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从学生的作业入手,大量的课后作业内容致使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
2、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的有效策略
2.1科学处理教学管理各方面的关系
对于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来说,关乎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因此,为了能够积极提升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应该处理好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案的关系,教学管理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学,而教学方案也能对教学管理产生积极的作用。其次,还要处理好教学管理与素质教育目标的关系[3]。合理结合素质教育与教学管理,将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构建起来,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另外,还要积极处理教学管理与教师工作的关系。实施教学管理工作,需要合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促进教学效率与水平。最后,还要协调教学管理与教师发展前景的关系。对于教学管理工作来说,应该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结合科学的管理手段,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水平,能够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积极的帮助。
2.2培养科学的小学教学管理观念
教学管理观念对教学管理工作具有直接的影响。作为教学管理者来说,对当前的教育形式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认识到教学管理工作对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而且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另外,还要从学校的教学条件、结果出发,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案,并且培养自身科学的教学管理观念,能够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
2.3实施教师责任管理,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为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教师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对教学计划的安排,实施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意义。所以,作为小学老师来说,应该注重自身的教学态度、手段与方法,合理结合多样化的管理手段,构建科学的教学激励举措,能够使小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得以激发,促进小学教师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比如,可以积极开展教师教学经验的交流会,针对当前在教学管理中的缺陷进行分析与探讨,并且通过教学管理者实施汇总管理,能够制定出科学的改善方案,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另外,还可以合理借助校内在职进修的形式,如举办讲座、教师进修以及观摩教学等等。此外,还要对教师进行合理的科学评价,构建评价组织机构,制定评价标准,有助于教师管理意识的增强,促进学生管理水平与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2.4加强对小学教学常规问题的管理在现实教学中,需要教学管理的作用。作为教师来说,需要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设计好导入语;而在教学中,应该对师生互动进行合理设置,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另外,在教学后,还要积极分析如何巩固学生的知识内容,从而才能积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5对小学教学管理监督的积极强化对于小学教学管理来说,需要教学监督的积极作用。作为教学监督工作来说,可以积极督促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效率得到合理提升,对教师工作进行合理监督,能够符合相应的教学目标,避免出现教学工作偏离问题。另外,实施教学监督工作,需要积极综合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的意见,促进教学监督质量的提升,为我国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
2.6小学教学管理计划的合理制定
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应该合理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计划,保证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因此,一方面,应该合理计划教师工作。针对教学目标,合理划分教学任务,使教学任务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另一方面,还要对教研任务进行科学计划。针对当前的教学条件,以及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需要进行合理研讨,将结果纳入到教学工作中。最后,合理计划具体的教学工作。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任务的分配,从而有助于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离不开教师的作用。而为了合理提升小学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积极培养老师科学的教学观念,注重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另外,作为学校来说,应该积极重视教学管理工作,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标准,努力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与水平,通过教师的培训再教育,以及参加相应的讲座交流活动,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与水平。只有高效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双龙.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模式的探究[J].吉林教育,2016,(18):73-75.
[2]张霞.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6,(04):73-74.
[3]孙文萍.小学教学管理若干问题的分析与解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4):60-61.
[4]杨金贵.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教学管理工作[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6):42-44.
[5]张冬琳.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43-44.
[6]张霞.小学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5,(2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