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基于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探索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成了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初中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更倾向于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多元化发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本文结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探讨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英语课堂的一大挑战。作为英语教育的关键阶段之一,初中英语教师应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其积极性,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当前,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加深对英语核心素养的认知与思考,积极探索并改进现有课程标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1、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
1.1核心素养的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美国和日本等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便大力开展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总目标要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由此而开启了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柳夕浪在对素养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指出:素质是素养的上位概念,由此理清了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体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施久铭对核心素养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并指出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他认为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融合。
1.2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
王蔷教授于2015年在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9次学术年会上提出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核心素养为思路导向进行高中英语课标的修订,并初步阐述了英语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内涵。为了达到课程的总目标,基础课程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设定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具体目标。
语言能力指学生在各种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属于语言能力范畴。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是学生应学习的语言知识;听、说、读、写、译是学生应掌握的语言技能;通过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生能够透析其意义,是语言理解能力的表现;而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技能及理解能力进行表达和沟通,是其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在英语学习中是否具有跨文化意识,能否理解外国文化现象及其价值观,并且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和归纳,形成自己的文化的立场和态度,则是文化品格的体现。学生的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和敏捷性,其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水平如何,均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是指灵活运用学习策略,进行有效地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英语核心素养不仅包括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英语能力的高低,还包括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1.3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初中英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外,应设计好以英语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内容,重视自主与反思性学习、思维多维性、文化知识与应用,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四个维度(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来促进学生完整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把培养语言知识、运用能力与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素养有机地融合,有利于实现系统知识的教学。
2、初中英语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英语核心素养培养需要根植于课堂教学中,当前的初中英语课堂仍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应加深对英语核心素养的认知与思考,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2.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很多教学模式仍然较为传统,例如布置学生背诵单词,再通过听写和练习的形式来巩固学生对词汇的掌握能力。即便如今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仍未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大量灌输基础知识,学生十分被动,容易丧失对英语的兴趣。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堂的构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融入到教师构建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去。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What’sthematter”这一单元中,学生应掌握如何用英文表达自己的症状,并学会给出建议。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如何用英文来表达自己的身体状况,再给学生展示多种常见症状的图片,让学生自发地去学习,并从日常生活中积累词汇量。这样便可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语言学习,并灵活地运用语言能力去表达。同样地,在讲解阅读时,大段的文字和生单词常常让学生丧失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资料,使学生对主题产生兴趣。例如,关于描述事物的运行原理的文章,可利用图片或动画演示该原理,给学生留下印象,再辅以文字描述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同时,教师对文中的生词及语法点进行讲解,使学生不再“恐惧”阅读,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2创设课堂情境,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一直以来,教师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递更多知识,却忽略了如何更好地使学生更好地“学”。目前,在很多初中英语课堂中,面对升学压力,教师仍将教学重点放在对词汇和语法点的讲解上,并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对考点的掌握度。然而,大量知识的灌输通常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已讲授的知识点。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教学情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探究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师应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设计出合理、受欢迎的英语课堂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探究能力,使他们不仅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还能形成应有的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提升学习能力,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孟祥芳,孙宝玲.5E探究性教学法对发展英语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4).
[2]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研究,2014,(3).
[3]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4]王蔷.从综合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英语教师,2015,(16).
[5]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