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摘要:文章阐述了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内容与特征,提出了寓思想教育于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初步构想与实现途径。
关键词:思想教育;英语教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1、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中、小学教育已逐步由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学英语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英语尤其是初中英语课程对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习惯和能力,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有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都由语言组成的。在课本中,语言有情、有形、有美、有声、有色,更有思想,正所谓“言为心声”。任何语言的学习与表达,都是一定思想内容的寄托。反映在“教”与“学”上,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受着一定语言形式后面所寄寓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在进行思想意识的灌输。正因为如此,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培养能力,还应结合课程教学的过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穿插进行思想教育。
英语课程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门主课,课时多、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长。刚刚跨入中学校门、性格形成过程中的初中生特别需要师长们对他们的成长给予关心和帮助。英语教师通过授课、辅导、做游戏、批改作业等教学环节,具备了解学生、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条件,比起专职的思想教育工作人员来说,有其有利的一面。因此,只要初中英语教师能承担起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责任,就不难发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蕴含着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难得的机会和极为丰富的宝贵材料。显然,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去发掘,并不失时机地利用它,是一定会收到很好效果的。
据此,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自觉的思想教育不仅是必须的、应当的,而且对提高英语课的教学效果是有益的,值得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同仁进一步探讨。
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与特征
2.1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接受对象的特点
初中学生的年龄段大致在12_16岁这个范围内。这是一个特殊的年龄层次,在“身”和“心”两方面都呈现出自身独有的特点。一般而言,和小学生相比时,他们表现得具有相对独立的个性心理,具有初步的价值观念,能分辨出一般的是非美丑,一般也能估量到自身行为的直接后果。但与高中生相比时,他们在较为完整的人格心理、自觉的人生设计、理性分析能力诸方面又明显要差一个层次。思想教育必须重视这些特点,有的放矢,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根据笔者的实践,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具体方面:
尚未形成完整的人格心理。完整的人格心理是由明确而强烈的理想信念、稳固而一贯的个人性格特征等内容所组成。人格心理的形成是靠长期对各种社会行为的学习而来。青少年一般在小学阶段已较为充分地发展了形象思维能力,而在初中阶段,抽象思维能力也开始得到发展,不过还很粗浅幼稚。他们由于年龄、经历的限制,生理发展很快,心理变化也很快,形象思维能力强而抽象思维能力差,故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稳定的人格心理尚未形成。
尚未形成稳固而系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明确而强烈的理想信念,总是和系统而稳固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深刻的联系。任何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是反复熏陶、实践,最后作出理性抉择的结果。初中生还不可能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因此,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大多呈现出朦胧、多变的特点,可塑性十分突出。
感情丰富,易于接受形象性强、感性强的事物。初中英语教材对课文类型具备直观、浅显、易懂的特点,文章短小精炼,观点明确,叙事清楚,使学生学习、练习都容易人手。
2.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
初中英语教材涵盖的内容面较广。对初中学生而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至少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21世纪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更大胜利的世纪,培养学生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情感,是包括初中英语教育在内的中学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二是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需要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培养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艰苦奋斗、执著追求正义和理想的精神,逐步养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等等,显然,通过课堂教学介绍和学习世界各国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和传统美德,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这些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也是初中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三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多样化,相互关系日益复杂,等等,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初中英语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有必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况、良好的性格、宽广的胸怀、乐观的人生态度。
2.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般特征
英语课不是政治课,它是以使初中学生通过训练掌握和运用英语文字宗旨的。但是,“言以心声、文以载道”的特点,又决定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承载了大量的思想内容。因此,也就决定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的特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有这样三个方面的特征较为明显。
一是其思想教育内容大多隐含在课堂教学内容之中,决定了英语教师进行思想教育时代必须注重相应的情感教育。例如,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以初二下学期《NamanHill》为代表,讲述了一位美国军人在对敌人的军事重地侦察时不幸被俘而英勇牺牲的故事,一句“我遗憾,有一次生命可以献给我的祖国”动人心腑。又如,集体主义和竞争意识教育的内容,以初三上学期的《nerelaymce》、《1hes叫smeeting》、《ne‰tballmatch》为代表,描述了通过团结奋斗,取得最终胜利后学生们的喜悦心情。关键是这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不畏强手的竞争意识,如何传达给学生,是需要教师认真下一番功夫的。
二是其思想内容表现得零星而不系统,需要教师认真地把握和组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思想内容,因服从初中英语教学基础知识和基础训练的系统安排而显得零散、不连贯;因而需要教师在进行英语语基训练的同时,找准思想教育内容的切人点,正确进行课堂组织。例如,打电话、看病、购物、作客等以交际为主的内容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每一学期都有大量与之相关的内容,这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绝好素材。
三是其思想内容的载体极富形象性,这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所谓载体,也就是包含一定思想内容的英语课文,它们大多由具体的事实、事例、人物等等所组成。它们通常是通过对特定情感的表达、事实的叙述、景物的描写、故事的展开,来寄寓特定的思想内容。如《Wo伙ingona陆n》、《Planting眦es》等课文,通过对孩子们农场劳动和种树等情景的描写,重在培养学生的爱劳动、能吃苦的精神;《nequeueju噼燃》则讲述了一个排队看病的故事,旨在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秩序、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初中英语课这种形象性的特征,完全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也决定了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时必须摒弃直接灌输的方式,而采用形象化的方式,以活泼、直观的手段达到思想灌输的目的。
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思想教育的途径
针对初中课堂教学思想内容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特点,笔者对如何搞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教师在思想上对这一问题应有明确的认识,这是寓思想教育于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搞好思想教育的前提。我认为,思想教育是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的应有之义,它不是一种外加物,更不是一种累赘。笔者的实践证明,它常常是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是启迪学生“悟道”、“明理”,从而立志,激发学生求学热情的内在推动力。因此,只要摆正位置,方法得当,不但不会影响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成绩和教学质量,反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以情为主,人情人理,情理结合,这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思想教育的基本条件。笔者认为,教师本人必须有感情,并选准和把握好由“情”人“理”的切人点,正确地以情导理,以情喻理,才能避免枯燥说教、生硬灌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隔膜心理,将“道”的传授过程变得畅通,学生的接受效果自然也就好得多。
再次,要找准相应的知识点,为所传之“道”准确地定位,这是搞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基本要求。初中英语课文中的思想内容既然十分广泛,且自身又不成体系,那么一篇课文究竟确定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究竟要向学生在讲授英语知识的同时灌输什么样的道理、思想观念和情感,教师必须首先准确地确定下来。例如,阅读课文《Themanupsk|irs》,训练重点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量,但文章因小见大,蕴含着要勇于改正错误、体贴他人、为他人着想,不能凡事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完成英语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也完成课文思想内容的揭示。相应的英语课文内容在这里就是思想感情的载体,教师不能离开这些东西进行空泛的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程少华:《谈人生感召力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0.02
[2]佟勖功等:《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困难分析及对策研究》,社会科学探索.1997,05
[3]贾冠杰:《外语教学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4]陈立峰、柴会金:《素质教育之心理素质探析》,济宁师专学报.1997.04
[5]杨国安、李玲:《初中英语开设活动课的实验报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7.06
[6]章兼中、俞红珍:《中小学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