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学习导刊》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学习导刊》教育教研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总参政治部主管,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综合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 2095-4190,国内刊号CN 32-1832/D,月刊,标准大16开,全国公开发行。主管单位:总参政治部;主办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该刊教育教研版为是全国教...>>更多

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活动的策略和反思
文章来源:《学习导刊》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1/12/16 阅读数:221

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活动的策略和反思

摘要本文旨在本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上所进行的探索及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探索,结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案例及进行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简要论述了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对应的教学活动实践策略,同时也对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教学策略;反思

“听、说、读、写”是掌握一门语言所要做到的四个方面,而其中的“说”可以说是其中最重要而又最难以把握的,因为作为一门语言,首先是交流的工具,而交流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口说。目前在我国外语学习者中,“哑巴英语”占绝大部分,很多学习者笔试考试成绩不错,但却说不出来,或者只能进行最简单的对话,而英语是作为一种交际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扩大了交流渠道,英语也日益显示出其独有的重要性。针对这一现状,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有一种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比较有挑战性的一个环节,初中是学生进入英语系统学习的重要阶段,尽管一些学生在幼儿或者小学阶段接触过英语,但都只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因此,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是引导学生正确学习英语并学会应用,用以交流的必要途径。

1、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必要性和挑战

1.1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必要性

《英语教学大纲》和(试用修订版)和《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这两份纲领性文件对英语教学目的、各级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提出了明显的要求。其中对于英语学习者“说”的要求做了非常明确的阐述。新编英语教学大纲的核心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能力。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communication),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际,不是我教你学,填鸭式的教学过程。英语教学就是通过这些交际活动,使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也是相互作用的。学生认识英语的进展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客观效应,因此,教学就是为了促进这种交流。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必须注重交际策略的学习和应用,积极培育课堂真实交际的氛围,同时尽可能地创设虚拟真实情景进行虚拟真实交际。初中是学生系统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的开始阶段,奠定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培养语感与交流经验的不可忽视的认知过程。而口语交际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如果不培养和训练学生开始说英语的兴趣和胆识,只注重学生应试考试成绩,对学生更高一阶段的英语学习将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不敢开口讲英语。在越来越注重口语交际的现在社会,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甚至对整个人生规划是不利的,因此,初中英语教学的口语教学是必要的,必须的。

1.2初中英语口语教学面临的挑战

缺乏语言环境。我国学生是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课内学生来的一点听说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巩固。这样的英语语言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这种境况不只是初中学生,更是在国内接受教育的所有外语学习者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班级学生人数过多。培养听说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每个学生都要有足够的听说实践机会。而我国的现状是绝大多数中学班级容量较大,一般在50-60人左右。班级人数过多就难以组织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使学生开口实践的机会少,也给教师在设计实际有效的口语教学活动时的困难和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听说不能有效结合。说英语的能力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听英语的实践基础之上,听和说必须有效的结合才能有效开展口语教学活动和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目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地区硬件设施缺乏和教师教学活动设计的缺陷,存在着听和说不能相结合的问题,以此也给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带了困难。学生自身心理障碍。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生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如语音语调不够正确规范,词汇、句型、语法不够训练,朗读、背诵等基本功不到火候等,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形成心理障碍,怕说错,说不好,遭人讥笑,被批评。这是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的主要原因。因此学生开口难,连贯叙述更难,越怕越不敢说,越不说就越不会说,导致恶性循环。

2、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活动的策略

上述学生的问题和老师面临的挑战在中学当中是很普遍的。正如我们所知,在目前的中学,没有专门的口语老师去教学生口语。在本文中,我们把英语口语提高既而带动英语水平提高联系到一起。这里所提的一些教学活动策略建议鼓励口语活动在学生当中开展。口语教学活动必须是主动性的有生气的。目的是要唤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活动为教学手段、活动设计的原则必须贯穿所学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教师所扮演的仅是引导的辅助角色,而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角,兴趣是第一要素,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做到一箭双雕,第一,要迎合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接受的兴趣;第二,必须把教学重点和难点融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重点和难点。比如:在新标准英语(外研版)初中一年级下册Uint1WhatdidZhanTianyoudo?在通过教师的对具体人物事迹和相关背景讲述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方向,询问他们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通过角色扮演或者记者采访名人等教学活动设计来对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练习,而英雄人物的选定必须尽可能的启发学生,一些动漫卡通、儿童电影中的人物都可,目的在于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掌握。保持学生学习兴趣,邻近部分所使用的方法和材料应尽可能的更新变化,尽可能贴近当今学生日常生活、爱好及兴趣。

通过听说读写来进行立体、全面的学习,以此达到口语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练习口语、听力,读写能力,这种立体的学习过程,使听和说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是互动的过程,增强课堂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去讲,而且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扩大学生的参与范围,例如:在新标准英语(外研版)初中二年级下册Module1HobbiesUnit1Doyoucollectanything?这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把自己所收集的东西带到课堂,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展示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收集的东西进行分类展示,让学生分成几人不等的小组,像集市摆摊的方式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教师之前必须明确分工和活动任务练,这其中还可以锻炼学生买卖知识和能力,最好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予以奖励。当然,活动还要注意:设计要简单易行,不能太复杂。活动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练习机会。

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素质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是基础,没有地基,就不可能盖成高楼大厦,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同时也要对学生中旧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在口语教学中,很容易避免这个状况,大量教学活动的练习,课后的背诵、默写是不可或缺的。学生的心理素质。根据美国的一项对中小学生在众人面前的演讲的调查显示:在众人面前演讲的恐惧率极高。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关系学习的质量,更关系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作为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整体的一部分。如:鼓励学生去了解其他同学的英语名字;询问学生的情况;给出通讯录,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平时都要给以学生帮助和鼓励,成为学生的大朋友,用心进行沟通,才能用心学会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材中如果有些课文以对话形式出现,那么教师就可以要求同学以短文形式进行改写,如果有些课文是叙述的故事情节,教师则要求同学改编为对话形式,再在课堂上分角色朗读,也可以进行一项“看谁改的好”的小比赛;有些课文也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文续写训练,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举一反三式的巩固和练习

3、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活动策略反思

口语教学对英语教学的推动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考试已经把口语测试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根据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口语已占据了不可代替的地位。通过口语教学,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高;通过“说”的能力的提高,促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得到立体、全面的、均衡的发展。避免培养出来的都是“哑巴英语”学习者。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需要较为完整的配套教材。目前,适合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方面的教材还不是很多。口语教学内容和编写形式需要科学地、详细地研究,确保口语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避免口语教学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过场”。同时,本人认为,在课程安排上也可以进行调整和安排,确保口语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有效的电化教学。现在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使用。多媒体图文并茂,音像俱全的优势,特别是动画技术的使用,大大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学空间。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得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和生气。教师必须能够熟练使用这些工具,运用PPT等技术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技能之一。

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消除文化障碍。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的载体和依托是文化背景,如果脱离文化背景单一的学习语言,那样的学习是“死学”,所掌握的也只能是皮毛,还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因此,英语口语教学是否成功,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能否帮助学生消除文化障碍。教师可以把“任务型教学”(Task-basedActivities)模式引入口语教学活动中,而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和提高语言的基本功外,更要使他们了解英语国家特定的语言环境、特定的文化母体以及特有的文化观念等,努力扩大知识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在这种跨文化的交际中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尽量领会交际情景和习惯表达,避免出现言不达意或理解偏差,甚至引起不必要的文化冲突,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2000.

[2]英语(新标准)初中二年级下册陈琳SimonGreenal()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

[4]睢文龙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余文森著.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