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学习导刊》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学习导刊》教育教研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总参政治部主管,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综合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 2095-4190,国内刊号CN 32-1832/D,月刊,标准大16开,全国公开发行。主管单位:总参政治部;主办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该刊教育教研版为是全国教...>>更多

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升策略分析
文章来源:《学习导刊》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1/12/6 阅读数:257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升策略分析

摘要:阅读是获取知识的基础,是提升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文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它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文章通过对当地重点高中的调研考察,分析了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扇窗口。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要培养学生识字读句、写作表达,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教学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其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能否有效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关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尽可能发挥个人的创造力,突破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思维和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升教学成效。

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河北省沧州市某重点高中为研究对象,对其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1.1研究对象选择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河北省沧州市某重点中学。这是一所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独立高中。该高中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在全省都是比较好的,学校师资力量也较为雄厚。通过对该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调研考察,深入了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采取抽样调查方法,对河北省沧州市某重点高中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的语文阅读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调研,内容主要有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学生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认知程度和学习态度,以及他们对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满意程度等问题。

1.2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抽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合对高中语文授课教师的访谈,可以发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较少。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课外和课内阅读时间较少,其阅读量远远低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求。能够按时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和课外经常自主阅读的学生各占15%,没有时间阅读或者基本不读的学生则占到70%。有一多半的高中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少于半个小时,10%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由此可见,大部分高中生每天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但是高中生面临着沉重的高考升学压力,课业负担过重,难以挤出较多时间用于课外阅读,只能将有限的时间用在应付老师布置的课内阅读任务上,语文课外阅读时间严重偏少。语文教师、学校在升学率考核指标的引导下,难以腾出更多时间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复习功课、题海战术中。

第二,学生语文阅读功利化倾向比较严重。虽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十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丰富精神生活,提升人生境界,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然、个人、社会和国家的认知;通过创造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培养其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和思辨能力;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速读、浏览、略读和精读等各种阅读方法。但是,通过调查可以发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十分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轻阅读重写作现象普遍存在,阅读教学主要围绕着高考展开,导致学生对于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非常不满意。有大约一半的学生认为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一般,将近30%的学生对教学效果不满意,满意的学生仅有20%左右。由此可见,高中学生总体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是不太满意的。而且有的语文教师也坦诚表示: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化倾向十分明显,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也是功利大于兴趣,兴趣大于理性,只注重做题技巧而忽略文学作品本身所传递的情感性和艺术性。

第三,阅读材料缺乏吸引力。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要让学生广泛涉猎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学生在阅读这些文学精品的同时,陶冶个人情操,培养阅读兴趣。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当前语文教材内容缺少足够的吸引力,这是他们没有浓厚兴趣阅读课本的重要原因。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将近一半学生不喜欢课本中的文章,30%左右的学生认为课本中的文章一般,只有20%左右的学生喜欢课本中的文章。高达70%的学生认为课本上的文章远远不能满足自己的阅读兴趣。高中语文教师也普遍认为当前我国高中语文课本所选文章和时代联系不够紧密,吸引力不强,许多好的文学作品都没有被及时选编进高中语文教材。

第四,语文阅读学习重技巧轻思想。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存在重视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的训练,忽视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忽视对文学作品情感内容的解读。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语文老师对阅读方法指导十分重视,有80%左右的学生认为语文老师指点重视阅读技巧。由此可见,教师高度重视学生阅读技巧的训练、指导和掌握。在对教师进行访谈时也可以明显发现,75%以上的教师认为在语文阅读过程中,阅读技巧最为重要;仅有25%的教师认为文章所传递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最重要。几乎所有受访教师都认为要加强对学生选择性阅读、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的指导。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重视阅读方法和技巧,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在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型中的得分率。

2、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升策略

我国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究其根源,还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在现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成效,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2.1要从思想上重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是接受文字信息的复杂思维过程,也是一种读者和作者交流思想的情感体验过程,是读者形成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和感悟生活的特殊的思维活动,对于一个人审美情感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就是要让教师、学生和家长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的本质,形成对阅读教学的正确认知,使他们认识到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如此,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2.2要厘清考试与学习的关系

从教学实践来看,语文阅读教学与应试考试两者是相互矛盾的,耗费大量时间进行语文阅读训练,但是却不能产生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考试分数也往往得不到明显的提高,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应试和阅读教学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互统一的。语文阅读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对于学生的书面表达非常重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对学生起到点拨、启发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多感悟,多体验,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成绩。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高考语文将会有较大改革,不再强调死读书、读死书,而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阅读作为高中语文考查的重要内容,与写作一样成为高考语文的重头戏。日常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语文高考。

2.3强化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最新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更加注重个性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要在更加主动的情感活动和思维活动中获得独特的阅读理解、感受和体验。要通过创造性学习和探究性阅读,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辨能力,要让学生学会自己选择阅读材料,好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内在的精神世界。在高中语文阅读学习中,要注重合作,养成相互交流的良好习惯,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体会,积极展现自己的读书成果。这些都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强化学生的主体阅读意识。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逐渐养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尽量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思想自由的良好环境。同时,要把教师善于教和学生乐于学相互结合,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创造更多平等机会与学生进行商讨,而不是单纯地按照教材和参考书来完成教学任务。

2.4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材建设

教材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所以语文阅读教材建设尤为重要。在信息时代,高中语文教材首先要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内容、形式上不断更新,保留传统经典之作,增添反映时代特色的作品,达到现代和传统的有效结合,从而不断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要在语文教材的形式和内容上及时做出调整,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教材编印周期,尝试开发多种教材。要在阅读材料的编排和选择方面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阅读习惯,尽可能选择那些深受学生喜爱、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材料供学生阅读学习,要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让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教师要正确地理解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效提升阅读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王松泉.阅读教材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2]群言.关于阅读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习,200107.

[3]李海林.创造性阅读的理性思考与实践分析[J].中学语文教学,200504.

[4]王众松.个性化阅读及影响因素[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06.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