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学习导刊》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学习导刊》教育教研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总参政治部主管,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综合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 2095-4190,国内刊号CN 32-1832/D,月刊,标准大16开,全国公开发行。主管单位:总参政治部;主办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该刊教育教研版为是全国教...>>更多

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如何正确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
文章来源:《学习导刊》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1/10/23 阅读数:240

如何正确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教学体系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的综合成长和素质培养能力已经成为了整个教学环境中的重点关注内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危机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型案例,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和校园负面影响也在不断扩大,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的高校教师和高校工作人员就如何处理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就此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

随着我国不断迈入世界强国的行列,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速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教育的改革深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卜,如何能有效完善我国的教育机制,实现全面的革新和发展,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高校阶段的学生在其个人的整个读书生涯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大学生在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下,所能接受到的社会信息是非常复杂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要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善的心理保护机制,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式,确保自己的心理情感可以稳定正常。就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在校情况来看,已经是不容乐观了,很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会产生不正常的情绪影响日常生活和个人情感,在没有帮助和协调的情况下会演变为更加严重的情况。

1、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开始面临诸多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其中包括在将来所要关注的就业压力。在这些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卜,学校和教师开始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危机。

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从根本上来看是指学生自身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遭受到预想之外的重大事故变故等,遭受到重大的灾难创伤,使得精神上的压力倍增,从而产生生理上的病变等。这样的状况促使学生在生理状况受到治疗之后还会伴随着无法根治的心理疾病,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焦躁不安或者痛苦失望等,这些情况使得学生会在不断学习不断承受压力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抑郁绝望。心理出现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状况。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普及程度越来越深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全方位的增多了起来,近几年的高校扩招使得学生的基数在不断增加,学生基数的增加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产生频率,面对这些情况,我国的高校建设工作人员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确保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状况可以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缓解。

2、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内容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卜,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有利影响已经在很多行业和技术内容中展现了成果,但其负面影响一样在侵蚀着许多行业和阶层。就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所接触到的互联网内容可以看出,有利影响占有一部分,不利影响占有的比例同样不低,按大学生在当代的互联网使用频率来看,接触不良影响的机会相较于以前是大幅度的增加。从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内容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境遇性的危机。

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中的境遇性危机主要是从外界的环境变化和生活内容接触而来。这些危机从实际的案例中可以发现,大多是来自于生活中巨大的恶性变革事件或者家庭环境中的巨大恶性变革事件,这些事件对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打击,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寻找到自我恢复的方式,直接打破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机制,让学生承受巨大的应激创伤,在事件之后产生巨大的应激障碍。出现这样的境遇性危机不仅会导致学生在心理保护上难以寻找有效的平衡点,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学生的情绪波动,使得学生难以有效保护自身的感情。在出现境遇性危机的状况后,学生会不断增大自己的应激障碍范围,使得治疗的过程变得非常艰难,学生还会在之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存留下产生抑郁病变的危机,这样的精神状况对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来说是有非常巨大的危害的。

2.2成长性危机。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成长性危机实例来看,关键原因在于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年龄段。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中,从原有的学习生活要逐渐转变为工作性的日常生活,所要接触到的环境也不再单纯的是学习环境,而是社会环境,这样的环境转变就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所接受到的教育大多又是自我要求较高的发展教育,注重自身在社会中的经济价值,这样忽略自主人格感受的教育会第二次变相加重学生的成长压力。在双重压力的影响卜,学生常常会对自我内心的认知和感受产生巨大的怀疑,在这个怀疑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形成内心的冲突。大学阶段的学生本身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经验就是相对缺乏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很难实现有效的自我调节。而且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都重组的大学生活中往往要寻找合适的人生目标,如果没有有效处理自己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性危机,就会为将来的发展和生活埋卜不良的伏笔。

2.3病理性的严重危机

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病理性的严重危机所产生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在前文提到的两种危机相比较的情况卜,病理性的严重危机产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心理大多可以通过外部协调和导师协助来不断改善和修正,但病理性的严重危机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已经是成为了病态,很难通过语言帮助和行为帮助来实现治疗。病理性的严重危机从案例来看,对学生造成最为直接的情绪影响,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妥善安排自己的言行举止,面对问题和困难不会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更多的是由负面情绪来主导自己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自杀的几率。在这样的病理性严重危机的危害卜,学生不仅仅是从生活上难以自理,更是难以实现未来进入社会生活的目标,对学生造成双重的打击,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和理想目标中全部绝望,这样的危机才是最为恐怖的。

3、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特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危害性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简单的分析,其特性最为直接的表达也就是危害危险或者潜在突发的变化。学生在大学阶段所要接触的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使得学生不再是单独的学生个体,而是社会的一份子或者学习生活的一份子,不仅是从自身出发具有一定的主导性,还在客观层面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如果某一学生产生心理健康危机,就会在其他程度上影响周围的环境和同学。而且就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实际案例来看,有很大一部分具有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学生并没有实际外在症状显示,这些潜在的危机一旦爆发对于整个学校的学生来说都是有巨大危害。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是具有一定的突发性的,如果没有很好的进行预防和学生心理保护,如果出现大面积的心理影响,将会是对在校学生产生毁灭性的心理打击。

4、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保护措施

4.1完善人格教育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教学体系在不断完善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人能力培养,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落实的新课程教学改革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学生在从小学开始新课程教学改革学习环境下,不仅会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态,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日常学习来完善自己的人格和综合素养。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中所能引导学生的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认知,还能从小开始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拥有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教学环境是我国目前已经开始落实和普及的,但还需要不断加快脚步进行,只有从根源上杜绝接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才能有效保障学生的长久发展。

4.2加强综合锻炼,实现由外到内的保护

传统的教学是不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有效的日常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这样的教学方式从我国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就可以发现,被完全否定而且是有碍于学生成长的。有效的体育锻炼和体育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身体免疫力,还可以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身体锻炼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坚持精神。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教学案例来看,经过有效的体育锻炼和综合培养的学生在适应环境和发展自身的方面有更强的综合能力,在这样的教育宗旨和教学目标指导卜,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学习的过程中是很难受到心理健康危机影响的。

4.3合理定位

大学阶段的学生还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接受正确的人生观指导。大学阶段的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人水平和综合能力,为学生制定比较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这样就变相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很难充满激情和信心。只有针对学生个人综合能力来制定合理的目标,才能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在合理的定位卜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实现目标的同时有效的完善自身综合素养。

4.4重视思想教育

从我国的传统教学理念来看,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教学环境中最缺乏的就是对当代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从学习思想和成长思想上不对等的教学使得学生单纯的重视学习能力和书面成绩,从而忽略自己的个人思想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难以帮助学生实现长远的发展,还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引导。只有不断帮助学生灌输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正确的人生理念和思想教育中发展自身,才能实现有效的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机制。

5、总结

就如何有效正确的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本文在以上内容做出了简单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希望可以在未来的大学教学建设和学生保护发展策略上做出一定的贡献,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让大学阶段的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更加良好的学习心态,不断实现为目标努力奋斗而不丧失信心的最终结果。

参考文献:

[1}张乐涵,费军.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06).

[2]易雪梅,钟志兵,彭映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现状研究[J]l.亚太教育,2015,(36).

[3]崔小璐,陈小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有效性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

[4]陈国顺,张延华,崔凤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再认识[}Tl.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5]魏其波.谈谈心理健康教育中几个突出问题[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0).

[6]翟玮炜,杨勋.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06).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