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学习导刊》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学习导刊》教育教研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总参政治部主管,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综合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 2095-4190,国内刊号CN 32-1832/D,月刊,标准大16开,全国公开发行。主管单位:总参政治部;主办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该刊教育教研版为是全国教...>>更多

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文章来源:《学习导刊》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1/9/10 阅读数:348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密切相关,一是可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二是可让学生锻炼阅读能力,提升审美品位。但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许多学生并米真正享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为了提升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必须打破陈规,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出发点指导阅读,为学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完善审美、知会传统创造条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外阅读;课内外联动;以演促读

受应试教育以及高考紧迫性的影响,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点的讲解上,因而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忽视了语文教学的育人作用。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的深入推进,语文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理应受到重视,以使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名著名篇,体会汉语言文学的魅力,提高思维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师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有偏差

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都是在为最后的高考做准备,所以教师不愿意浪费每一节课甚至每一分钟,教学重点全部向高考看齐,一切教学计划和安排也都是为了高考。在高考试卷中,有关课外阅读的题量不多,因此很多教师不会耗费大量时间来指导课外阅读,而是把时间用在其他考点的讲解上。名著名篇是绝佳的阅读材料,可以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但是教师对课外阅读教学的忽视态度,却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选择性地忽视了这个板块。

1.2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

高中阶段师生更关注成绩,更关注“回报率”,因此在很多教师和家长眼中,阅读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这就导致我国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图书资源并不充足的地区,学生读过的课外书甚至屈指可数。这不仅导致高中生的阅读范围局限于教材,还影响了学生眼界的开阔和思维的发展,不利于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1.3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不高

在引导学生阅读课外名著时,教师通常会事先布置阅读任务,上课后让学生直接介绍名著梗概。但事实是,将名著阅读作为课后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高,加上很多时候教师并不会检查阅读完成情况,因此部分没有自制力的学生只会读个内容梗概,根本无法形成深刻的阅读体会。例如,在《大卫·科波菲尔》的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一上手便会直接介绍作者及小说主人公,这是因为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已在课前完成了阅读任务,然而不少学生却是茫然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通读作品,更不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教师对学情的掌握出现了偏差,进而导致教师所用教学方法效果不佳。可以说,这样的课外阅读教学是根本无效的。

2、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2.1立足课内阅读内容选择课外阅读篇目,形成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联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保持连续性,就需衔接好课内外,让课外阅读教学成为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和深化。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课内阅读内容,选择课外阅读篇目,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了解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三《祝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小说集《仿徨》中的《在酒楼上》《孤独者》,让学生思考《祝福》中的“我”与《仿徨》其他文本中的“我”在人生境遇、思想性格等方面的相似点。学生通过对比多篇文本中的“我”的形象,明白这些“我”是鲁迅求索中剖析自我的一面镜子,鲁迅以“我”作为叙述人更能展现知识分子痛苦的灵魂和悲愤的心音。}t}拓展课外篇目的价值在于,参照阅读不同文本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多角度理解课内文本的兴趣,同时也便于学生从一篇到多篇地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构建文本解读的立体空间。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联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学习全面感知文本的阅读方法。

2.2举办读书会活动,培育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读书会是一个学生阅读交流、分享的平台,根据课时安排可分为线上、线下两种。高中语文教师要正视课外阅读教学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作用,例如在《三国演义》的阅读教学后,教师组织开展“三国群英会之多面曹操”读书会,安排学生自主查阅史料,了解小说中的曹操和历史上的曹操的差别,给予曹操这个人物公正的评价。学生分析了曹操的多面形象:奸诈残忍、求贤若渴、有勇有谋、文学大家,这一过程能敦促学生更为深入地阅读《三国演义》,也能够改变学生对于历史人物评价的片面态度。读书会有助于学生博采众长,在交流中收获阅读的真谛,从而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2.3创设情境演绎故事,感受名著审美魅力

要了解名著的创作背景,就必须了解其创作的时代,除了查阅书籍,最佳的了解途径就是观看影视作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名著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情境表演活动,以演促读,让学生在赋予人物形象生命和情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理解名著情节和人物性格。口〕例如笔者在《三国演义》的阅读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我演《三国》”的情境表演活动,再现“三顾茅庐”的场景,用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刘备的沉稳、诸葛亮的多谋、关羽的忠义、张飞的急躁。这一过程把名著文字变得直观可感,便于学生参透人物、理清情节、读懂名著。

2.4传承理解传统文化,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要重视对古典名著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让我们初步感知了曹雪芹先生文字的细腻和优美,也了解了很多明清时期的礼仪文化。[3]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自主感知其中展现出的中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以及礼仪文化,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应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为学生感知万物提供机会,而不是单单作为应试的一环而存在。这样的名著阅读必须也必定是由学生主导的,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经由名著了解时代、作者和中国文学传统。

3、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要打破陈规,为学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完善审美、知会传统创造条件。当然,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努力,不懈奋斗,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为学生终身阅读奠定基石出。

参考文献:

[1]李莉莉基于学习仟务群的小说阅读教学—以《祝福》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4).

[2]揭彦荣.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校木课程化研究[J}.学周刊,2019(10

[3]李瑶.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9.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