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学习导刊》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学习导刊》教育教研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总参政治部主管,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综合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 2095-4190,国内刊号CN 32-1832/D,月刊,标准大16开,全国公开发行。主管单位:总参政治部;主办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该刊教育教研版为是全国教...>>更多

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推进信息教育信息化
文章来源:《学习导刊》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1/8/11 阅读数:231

推进信息教育信息化

摘要:201667日,《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正式颁布,这是继20123月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后,教育部再次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的规划部署。规划体现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促进教育公平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深刻影响,体现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出现的几个重要转变:一是从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初步形成战略地位得以确立的转变;二是教育信息化从基础建设和整合应用向完善建设和融合应用的转变;三是教育信息化从服务于教育自身向服务于中央和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整体布局的转变;四是教育信息化从独自探索向国际引领协作的转变。这份《规划》重在深化应用,深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不仅具有前瞻指引、聚焦落实、面向全局、关注差异的特点,四个提升四个拓展的主要任务,也为未来五年教育信息化在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提供了针对性高、执行性强的实施蓝图。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融合创新;深化应用;战略引导

2016年是我国全面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开局之年。在《纲要》推进教育现代化一章中明确指出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并将以三通两平台为标志的教育信息化列为教育现代化重大工程(中国政府网,2016)。201667日,教育部正式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教育部,2016),与中央对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保持高度一致,贯彻落实了刘延东副总理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我国今后五年的教育信息化在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提供了详实蓝图。

《规划》可以用巩固成果、深化应用、融合创新十二字来概括今后五年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点。其一,延续巩固已经取得的教育信息化重要成果,持续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促进作用;其二,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应用,创新探索其在转变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中的支撑作用;其三,进一步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创新融合效能,释放其在促进教育供给侧改革、提高教育信息治理能力和服务国家互联网+”等战略中的创新活力。另外,《规划》体现了对未来教育信息化乃至教育发展的价值引导,体现了对未来教育信息化在服务教育经济发展中的市场引导,体现了对未来教育信息化在服务教育治理和国际交流中的战略引导。

1、《规划》出台的背景

1.“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以来,国家将教育信息化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推进落实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国家政策引导与保障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合作与共同努力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十二五期间发展迅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第一,教育信息化战略地位得以确立(刘延东,20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也明确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随后各部委联合制定和实施了多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政策,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习近平主席2015年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词,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指明了发展方向,教育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2、结束语

教育部此次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体现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促进教育公平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深刻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出现了以下几个重要转变:一是从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初步形成战略地位得以确立的转变;二是教育信息化从基础建设和整合应用向完善建设和融合应用的转变;三是教育信息化从服务于教育自身向服务于中央和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整体布局的转变;四是教育信息化从独自探索向国际引领协作的转变。这应该是教育部时隔四年再度颁布教育信息化规划的主要原因。

顺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大势和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持续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创新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和信息化管理逐步常态化,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实现大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目标。在明确目标方向的前提下,我们要始终坚持巩固成果、深化应用、融合创新,现代信息技术终将变革教育。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2014).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EB/OL].[2016-06-24].http://www.199it.com/archives/237415.html.

[2]陈琳,陈耀华,乔灿等(2015).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开局之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新发展——2014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新闻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1):138-145.

[3]江必新(201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3-11-05(01).

[4]教育部(2016).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6-06-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

[5]刘延东(2015).巩固成果开拓创新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6-06-25].http://www.moe.edu.cn/srcsite/A16/s3342/201601/t20160120_228489.html.

[6]任友群,卢蓓蓉(2015).规划之年看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6):5-8.

[7]任友群,陈超,吴旻瑜(2016).开创局面全面推动”——从两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看中国教育信息化的走向[J].远程教育杂志,(2):19-25.

[8]吴旻瑜,刘欢,任友群(2015).“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4):8-13.

[9]新华社(201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2016-06-28].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1/03/c_1117027676.htm.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