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学习导刊》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学习导刊》教育教研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总参政治部主管,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综合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 2095-4190,国内刊号CN 32-1832/D,月刊,标准大16开,全国公开发行。主管单位:总参政治部;主办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该刊教育教研版为是全国教...>>更多

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具体策略
文章来源:《学习导刊》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1/7/20 阅读数:410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具体策略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心智发展不成熟,在此阶段对其开展德育知识教育,能有效帮助他们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该文作者以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为研究重点,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希望对有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育美术教学德育知识具体策略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除了存在物质层面的需要,也越发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美术作为现阶段广受欢迎的学习科目,能够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健全。小学美术教学涉及的德育知识相对单一,对学生开展美术教学,能够有力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既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又能促进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1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基本概述

在小学阶段开展美术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美术属于艺术类学科,具有明显的专业特性。小学生的心智往往不够健全,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少,但他们往往具有充沛的热情和活力,对很多事情有着好奇心,这些都对其学习美术有着重要影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学习,并且掌握其中的精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德育知识,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型美术授课理念,能促使美术教师矫正以往教学的弊端。这主要是由于美术课程涉及的内容与德育知识十分相近,并且教师能够通过美术授课内容挖掘出更多的德育思想理念,在小学生心智尚未发展健全的情况下,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美术与德育相结合的理念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能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从而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和民族复兴奠定良好的基础。

2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不高

目前,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重视不足,认为只要学好语文、数学等科目,获得良好的考试成绩,就可以进入心仪的大学,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同时,部分学校的美术课程教学内容单一,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对美术学习提不起兴趣,就会影响其后期的学习,教师也难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更难以在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知识。

2.2授课课时少,难以开展深层次的德育教学

在小学阶段,部分学校主要关注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并安排大量的课时,而对美术学科安排较少的课时。但美术学科的授课内容比较多,需要有充足的时间供教师讲解,且学科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此外,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往往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如果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难以展开深入的教学,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开展德育渗透工作。德育渗透工作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教师应该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一方面传授丰富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有效渗透德育理念。

2.3教师的授课思维局限,对渗透德育的方式还不适应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知识,需要教师具备与时俱进的思维,从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找到突破点,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开展教学。但部分教师在长期稳定的工作环境中丧失了学习新技术和能力的意识,缺乏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认知。另外,德育教学对教师个人的思想道德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掌握新时代背景下的主流思想,学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授课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从而促进美术课堂中德育教学的开展。

3有效解决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3.1借助美术授课平台讲解德育知识

在小学阶段开展美术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美术学习的思维,使其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渐形成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美术授课平台讲解德育知识。美术学科涉及的知识范围广,从绘画、雕塑、设计、建筑到书法、摄影等,都涵盖了大量的美学知识,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学习思维,并且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另外,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艺术作品时,可以向学生渗透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使其形成传承意识。

3.2运用合理的方式将德育内容导入课堂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心智发展还不健全,晦涩难懂的教学内容往往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注重采用更加合理的方式开展美术教学,并在课堂中导入更多的德育内容。此外,美术学科包含的内容丰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示美术知识和文化。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庆祝新年的方式有所不同,显示了文化的差异性。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为学生介绍中华民族庆祝传统新年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创作出丰富的绘画作品。

3.3在美术手工实践课上融入德育知识和传统文化

教师在小学美术课程中除了教授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开展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美工能力。实践课能更好地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便于教师根据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安排好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同时,美术手工实践课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相处的机会,让学生近距离地与教师沟通交流,并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另外,教师在美术实践课中可以融入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德育知识,帮助学生从小形成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3.4开展有趣的美术户外写生活动

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但只进行理论教学往往难以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美术课外活动,并在课外活动中逐渐渗透德育内容。一方面,户外写生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景捕捉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写生绘画能力;另一方面,户外写生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提高学习兴趣。此外,课外活动会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能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感受其人格魅力。

3.5借助多媒体设备提升教师的德育授课能力

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逐渐融入德育知识,需要具备较强的美术专业素养,因此,学校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提升教师的美术专业素养。另外,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规范与学生相处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实现在美术授课过程中渗透德育知识的目标。

4结语

美术课程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逐步渗透德育知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另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广大美术教师需要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实现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秋海.试论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名师在线,202116):83-84.

[2]梁功伟.浅谈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情景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16):67-68.

[3]张巍.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知识窗(教师版),20215):58-59.[4]徐春芳.小学美术教育中德育教育之寓德于美[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3):74.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