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学习导刊》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学习导刊》教育教研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总参政治部主管,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综合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 2095-4190,国内刊号CN 32-1832/D,月刊,标准大16开,全国公开发行。主管单位:总参政治部;主办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该刊教育教研版为是全国教...>>更多

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农村小学高年级人际关系素养的培养提升策略
文章来源:《学习导刊》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1/6/24 阅读数:324

农村小学高年级人际关系素养的培养提升策略

摘要: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生身心发展很快,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且在这一阶段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在小学阶段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但是当前,很多小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不善交往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当前和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人际关系素养:原因及策略

当前,我国小学生不善交际的现象非常普遍,农村小学生尤其明显。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不适、自闭、逃避等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形成自卑的性格,并逐渐开始抵触他人和外界一切事物。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本文就“农村小学高年级人际关系素养的培养提升策略”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阐释!

1、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低下的原因

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生的基本素养包括人际交往能力。但是,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来看,农村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很低,其大多数存在不会“说”、不愿“说”等现象。这就严重影响了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第一,家庭因素。当前,很多家庭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因而出现了大批的留守儿童。他们大多数长期与父母分离,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其父母也深感亏欠子女,因而就一味地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但却很少关注他们的内心。另外,多数孩子都是隔代抚养。老一辈人缺乏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导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由于老人一味娇惯和宠溺,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形成自私、自闭、自我等心理。这就会使其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各种问题,从而游离于小伙伴之外。

第二,学校因素。农村教育相较于城市教育相对落后。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加之教师的满堂灌,导致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和兴趣在课堂上发言。而且,教师对于学生的发言也缺少热情的回应和鼓励。这就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表达欲,导致学生选择“沉默是金”。另外,农村学生的阅读资源比较匾乏。这就导致他们的阅读面和眼界较窄。其实,只有增长见识和丰富积累,学生才会有话可说。

第三、环境因素。农村孩子的人际交往范围比较窄,仅限于几个亲戚、一些邻居和同学。家长更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带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教师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往往也是把他们局限在学校。另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教育导致农村的小学生在见到陌生人时就会感到紧张和不安。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培养农村小学高年级人际关系素养的有效策略

2.1传授技巧,消除交往的恐惧

班主任在培养学生交往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主动教给学生一些交往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消除对人际交往的恐惧,培养其人际交往的素养。例如,班主任可教学生待人处事要热情诚恳、谦虚谨慎,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要实事求是、尊重他人,要礼貌待人、乐于助人,既要自信又要虚心。与人交往时,学生要使用礼貌用语,切忌鲁莽行事。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到不偏听、不偏心,全面客观地看待每个学生的想法和行为,引导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避免走人交往的误区,实现正常交流。叫

2.2小组合作,培养交际的能力

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可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捆绑式来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应尽量让小组的成员在性格特征、学业成绩等方面存在合理的差距,并选一些品德良好、学习优秀、逻辑清晰、口齿伶俐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要求学生学会聆听,大胆质疑,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学会主持小组学习。只有大家团结一致,进行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协同争先。这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增强自信的同时,也加强了同伴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素质。

2.3创设环境,营造交际的氛围

尝试赞美别人,尝试欣赏别人,能让学生保持平和、满足的心态。教师可利用晨读时间开展“赞美”活动,让学生自由发言,讲述最近一段时间经历的值得赞美的人和事,鼓励学生在短短的十分钟内发现美、欣赏美和追求美,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这是一个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有关人际交往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懂得爱和欣赏是寻觅知心朋友的重要条件,从而建立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为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素养创造优越的条件。

3、总结

总而言之,人际关系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人际关系素养有利于小学生形成乐观豁达的品格,有助于其从自我的人向社会的人转变,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人际关系素养,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和策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薛喜娟.农村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案例分析[J].新课程()2018 (02).

[2]韩春兰.浅谈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7 (7) :45,46.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