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及优质课获奖
您的位置:首页 > 课件及优质课获奖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探究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十分重要,也是十分特殊的一个学科。数学学习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数学是学生接触自然科学和客观规律以及逻辑等方面知识的第一扇窗。面对着如此特殊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确地认识到,数学教学不仅承担着学科知识传递的主要任务,同时还肩负着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任。
关键词: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德育教育
从本质上来讲,小学数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承担着向学生渗透德育培养的任务,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很多教师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影响德育渗透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德育教育意识淡薄,没有真正将立德树人的目标融入到整个的数学教学之中。
其实从小学数学对学生提出的核心素养方面的要求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需要在数学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有深层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而这些内容就蕴含着深刻的德育教育的内容。通过挖掘这一层面的内容,我们才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培养。
1、小学数学渗透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育内容缺乏连续性
当前许多教师都已经普遍树立了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的观念,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时,往往是在授课过程中即兴地为学生讲授一些经验和道理,这些经验和道理可能只与教师临时找到的题目或者头脑中的灵光一闪有关,虽然这样的内容也能够促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可是综合整体的教学来看,这样的渗透方法却无法与我们整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关联起来。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一直没有很强的关联性和整体性,那么长此以往,学生会把教师的这种德育教育内容当作一种有利于课程之外的说教,有可能会对教师的德育教育内容丧失兴趣。
1.2教育内容过于笼统
很多数学教师虽然在表面上将德育教育内容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没有真正理解数学教学与德育教学之间的关系。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虽然教师在授课内容中有涉及到德育相关的内容,可是一般都只是大道理,十分抽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不沾边,最后导致数学课上关于德育教育的口号满天飞,可是在实际上不但没有任何的作用,而且还耽误了上课时间。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得到的是具体的、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例子的德育教育内容。数学课中所讲的德育教育内容过于抽象、过于笼统的话,学生无法体会到这种教学的意义,整体教学缺乏感染力。
1.3教育方式过于单一
很多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时考虑仍然不够全面。举例来说,很多教师在渗透相关内容时,一般都是口头讲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数学故事作为载体。而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的认知方式偏向具象思维,同时更愿意接受生动的信息的刺激,因此单纯的口头讲述以及片面的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数学故事是不足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接受心理的,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最终导致德育教育的渗透失败。
2、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2.1有计划安排德育教育的内容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很多教师虽然已经明确需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可是这种教学内容的渗透却十分碎片化,这导致了相关内容的渗透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重复、随机性较大等现象。学生在这种长期集训化的德育教育当中,无法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熏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上的作用。因此在今天的教学安排上,我们应该将所要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有计划地对每节课进行统筹规划,要有逻辑上的衔接,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教学内容是一个成体系的整体。
举例来说,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师应该在课前的教学环节设计上,将德育教育巧妙地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放在整体的教学当中。比如在每一节课的开始,用一个德育小故事作为引子,引出本节课要讲解的数学知识内容,这样既可以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同时又能够让学生以故事的形式去了解数学知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对这样的教学环节逐渐熟悉,而教师在这其中所渗透的德育教育的内容,也将更多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当中。
2.2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
在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过程当中,数学学科具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所讲授的很多知识,都是真正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就数学学科本身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要求来说,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正好与德育教育的相关理念重合。因此只要安排得当,我们其实很容易在数学课堂中找到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可结合实际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些蕴含教育意义的应用题,并带领大家精读题目,仔细品味其中数学知识之外的深意。如学校食堂在九月、十月和十一月总共节约水1200吨,其中十月份比九月份多节约20%,十一月份比十月份多节约 25%,这所学校十月份节约多少吨水?在这道题目中,教师应抓住“节约”一词进行德育教育,在讲解完基本运算法则后为学生普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号召大家在生活中也应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的习惯,逐渐成为具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优秀人才。又如,某十字路口是交通事故频发地点,近三个月总共发生了20起交通事故,其中第一个月比第二个月多3起,第三个月比第二个月少2起,求第二个月一共发生了几起交通事故?从这一题中教师不仅需要讲解相应的数学知识,还应告诫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并要倡导身边的人一起遵守交通规则,以免发生不幸的事故。由此可见,教师利用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数学题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从中理解道德品质的意义,促进他们学习能力和道德意识的双重提升。
2.3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上文中我们提到,在很多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时,往往仍然使用的是口头讲述,所讲述的内容往往也只是数学家的故事等。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打开思路,用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以及更加广泛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德育教育,同时也能够扩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外延。
如今信息技术十分发达,我们可以利用图像视频乃至网络连线等方式,为学生展示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举例来说,在教授“时分”的认识时,可以这样导入新课:课件播放我们国家“嫦娥一号探月飞船”成功发射的视频,设问:说出“嫦娥一号探月飞船”的发射的时间?新课完成后,课件在播放“嫦娥一号探月飞船”成功着陆月球的画面,再让孩子们说出“嫦娥一号探月飞船”着陆的时间是几时?通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信息进行新课的讲授,这样既能让学生及时了解一些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又能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将他们爱科技和用科技的兴趣激发出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今天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有必要为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在执行这样的工作时,我们要注意工作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将德育教育的内容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生活完美整合,以更加巧妙的方式,融入我们的每一节课当中,让学生能够真正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徐继平.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想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8,(76).
[2]陈晓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