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初中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快速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性逐渐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初中生态文明教育标示着教育理念的改变,学生的需求真正成为了教学的核心在初中整体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并达到理想的效果,首先应重视以往存在的教学问题,并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本文则是以此为基础,探兄初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生态文明;初中教育;学生需求
现代初中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深入探究这些关联点,一方面可以促进初中学生的思维成长,同时赋扑了学生从不同角度学习的机会。通过剖析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则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发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与意义。
1、生态文明教育的科学化
1.1深入剖析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依据,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切入点,因此在初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剖析,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新课程标准中己经指出并修正了初中教学的内容,其教学过程不能单一的以教材为核心,而是与各个学科之间建立联系。例如: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教学,基本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而生活与生态则密不可分。历史、地理、政治等课程教学,又是以人的发展为基础,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则与之建立关联,以此开拓学生的思维,赋扑其其新的角度去学习和理解以往学习的知识以及生态文明的意义例如政治课程中的《笑迎新生活》和《珍爱生命》,则可从现代“新”生活的角度讲解生态文明的发展,借“珍爱生命”则可把人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地理课程中的《居民与聚落》,则可从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角度讲解生态文明对人们的影响。
1.2加强学生学习与生态文明之间的联系
生态文明教育首先要打开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具有接受生态文明的能力和机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群众的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但与快速发展的科技与经济而言,仍有所不足,特别是教育产业和文化的发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不单只是把生态文明的理沦加入到课堂中,还要让其成为学生思想意识的一部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尤为的重要。
在教学之前,可利用互联网查找到近年来国内外实际发生过的有关环境污染的事例。在播放短片或图片的同时,同步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生态文明,最后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学生的表达意识亦会更加强烈,在此前提下,教师可把学生的表达分为两方,一是强调绿化环保的重要性,二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需要注意,对学生的所思所想应避免进行统一化的纠正,而是赋扑学生更多自由表达和思考的空间。并且,教师应在学生的辩沦过程中适当运用引导性的提问加深学生的思考与分析,例如:“什么是生态?”“什么是文明?”“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吗?”等此类引导性的问题可以是存在错误或偏差的问题,但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和全而思考为目标。
思想意识是学生行动的根本,在初中学生的心里或思维中,对思想政治与生态文明的了解仍然过于片面和单一,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实际化思想的运用。
2、生活化的生态文明教育
初中生态文明教育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其中叶圣陶先生的“生活化”教育中,对教学中联系生活与实际的目标有着更加深刻和明确的阐述。缺少生活化的教学元素,生态文明教育则会成为停留于课堂的“口号”,没有实际价值,一方面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学生也没有实际运用的意识。在此前提下,生活化的教学则是让初中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生态文明,同时映射生活则拉近了学生与其的距离,将教学内容真正的牢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借用《体味文化》,教师则可组织学生进行自由的讨沦活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上中,把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并加以引导。如首先提问: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动属于文化的范畴?学生同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评书和相声等”,然后教师可进行了进一步的引导:“这些文化活动中哪一些属于生态文明方面的?”“歌唱山河流海洋,与动物相关的舞蹈以及风景画等”。
3、教育实践化
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方式。在实践的过程中,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可以被学生所亲身体会,利用实践的过程,学生对生态文明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体会即使是其它课程,对所学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实践是最主要的途径学习与记忆是基础,实践则是过程与目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数情况只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隐性的理解,对于生态文明的认知较表面。针对这一点,校方或教师则应组织学生实践,令学生身处自然,感受生态。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到户外写生。事先让学生通过写作或绘画的方式描述自己想象的生态文明,之后再通过实践描述自己亲身接触的生态文明,把两者形成对比,分析并总结两者相同、相近与不同的地方。其次,可组织学生参观垃圾站、废水处理或废品同收再利用等环保机构进行参观学习,向学生讲述污水、可同收与不可同收垃圾的处理方法,对学生开展全面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不单让学生在学校内学习,更重要的是令生态文明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
4、结语
生态文明教育属于针对初中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育与培养,但最终目的是影响学生的言行、未来成长与生活方式,因此校方与教师所设置的教学内容则应以学生为核心,真正满足现代初中学生的成长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庆林.思想品德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J].现代经济信息,2015 (18):99-101.
[2]陈敏.生态意识的培养与初中生态文学教学[J].辽宁教育,2ol5(12): 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