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获奖
您的位置:首页 > 其他获奖
小学财商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财商”已成为当今社会个体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技能。我国财商教育目前存在家庭对财商教育“片面化”理解影响其发展、财商教育“形式化”实施影响目标达成、财商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欠缺影响其实施等问题,应重视家庭在财商教育的引导作用,拓展学校财商教育的途径,加强教师财商教育意识与素养的建设。
关键词:财商教育;小学教育
财商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财水平为目的,以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为抓手,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财富与其他活动之间关系的实用性教育与实践性教育。服务于国家“智造2025战略”,把财商教育纳人基础教育阶段的内容,提高学生财商素养,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1、小学财商教育的问题
学术界对我国财商教育实施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有研究提出,我国财商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国内青少年财商教育几乎一片空白;教育模式存在弊端,财商素质教育缺失;家庭教育欠缺,财商教育存在误区;一直没有系统完善的财商教育。也有研究认为,学校理财教育未形成科学体系,家庭理财教育未发挥出作用,大众对理财教育没有清晰清楚的认识等是我国财商教育的主要问题《青少年财商教育现状分析》一文提出社会传统成才的片面化教育是影响财商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概括来看,我国小学财商教育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家庭对财商教育“片面化”理解影响其发展
在中国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财商教育显得太功利,羞于与学生谈钱,学生现阶段不需要关心除了学习外的任何事情。在很多家长看来,他们那一代人没有学习财商,在个人财务方面也能做出正确的决定。这样带来的后果是许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钱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不能正确认识钱与劳动的关系。在家长眼里,许多人通过辛勤工作获得金钱,亲身体会到财富积累的不易,他们更崇尚节俭,认为钱都是存下来的,不会考虑把钱财进行投资,他们也在无意识地给孩子灌输这些保守的理财观念;还有一部分家长在经济高速发展中抓住了商机致富,自己深切体会到这个过程中的不易与艰辛,因而对孩子提出的物质要求有求必应,使得孩子追求“奢侈品”“盲目攀比”带来的满足进而导致精神的空虚。
1.2财商教育“形式化”实施影响目标达成
我国财商教育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表面化与形式化层面,与“重分数、重成绩、重学历”的功利化取向有关。许多学校为了在学生毕业时有一个好看的升学成绩,把“智育”放在首位,对学生的财商培养无暇顾及。基础教育对财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财商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国家并未颁布相应法律强制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财商教育,财商教育课程并未从国家层面被提上议事日程,导致许多基础教育学校并未重视财商课程,即使某些城市的某些学校也在偶尔开展一些与财商教育相关的活动,但也更多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和教育局安排的任务,开展的都是一些相对简单和比较原始的财商活动,并未让孩子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劳动和收人之间的关系,未提升学生的财经素养知识和能力。
1.3财商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欠缺影响其实施
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将财商教育作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他们早就提出从“给孩子钱”到“让孩子赚钱”的战略性转变,并且颁布了相关政策支持学校进行财商教育,配备专业的财商教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结构存在不足,加上财经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少愿意进人中小学,更多愿意进人“高大上”的企事业单位,从“校门”到“校门”并不能体现他们专业的特殊性,他们认为小学阶段的财商教育不需要多强的专业性,任何学科教师都能够胜任。据PISA测试调查发现,我国50%以上的学校教师不具备专业的财经素养知识与能力,[5]很多学校认为财商和数学有较大的联系,让数学教师或其他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授课,缺乏专业的知识与能力使得教师在培养学生财商相关的知识方面显得更加力不从心。
2、小学财商教育的对策
梳理已有文献,相关学者提出了财商教育对策。主要包括:丰富现有教育形式,开展理财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培养健康理财文化;转变父母教育观念,引导科学生态消费;f}l让孩子知道钱是怎么来的;让孩子学会怎样花钱;让孩子自己学会挣;理财教育的实现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结合。当前,小学财商教育主要应从如下几方面人手:
2.1重视家庭在财商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家庭对学生财商教育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财商教育的重要补充。在西方国家,家庭对学校财商教育认可程度很高,形成了一系列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理财中的方法途径。家庭财商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家长要改变“重义轻利”“耻于与学生谈钱”的思想观念,让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只有对金钱有正确的态度,孩子才能在面对许多消费陷阱时保持理性,从超前消费、及时行乐等观念中脱离出来。二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参与家庭每个月固定的收人、支出活动,让孩子在参与过程中了解金钱的来源,明白劳动与金钱之间的等值关系。三是在生活中,家长要树立好的消费榜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在生活中要理性消费,不去和其他家庭攀比,不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厉行节约,让孩子能够在家长的影响下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2.2拓展学校财商教育的途径
为了应对时代发展以及全球经济化对人才发展提出的内在要求,我国应该把基础教育阶段的财商教育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学校是学生接受财商教育的重要场所。小学阶段财商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很多孩子面临种种诱惑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小学开设财商课是落实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小学在实施财商教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财商教育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并不是某个学科所能独立承担的,也并不是某个科任教师能够胜任的,需要把财商教育与各学科融合,找到财商与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点与连接点,进行财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人式教学。第二,财商与生活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财商来源于生活,最后也需要回到生活中去,财商知识的传授不能仅仅靠单纯的灌输,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孩子只学到了财商的浅层知识,只有把学生学到的财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孩子在“学中做”“做中学”,才能让孩子对财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第三,小学财商教育应该面向学生全体,以提高学生财商素养为目标,以课程实施与实践活动为途径,依据小学阶段儿童身心特点开展多样化的财商教育。
2.3加强教师财商教育意识与素养的建设
师资力量是学生财商教育的基本保证和前提,没有一支专业能力强、质量过硬的师资队伍,不管财商教育顶层设计有多科学、财商课程体系有多完善,财商教育都难以落实。我国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知名中小学已经意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商素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逐渐开始招收经济学类毕业生进人基础教育阶段从事有关财商方面的教学活动。需要看到,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中小学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只能对一些非财经类学科毕业的教师进行培训后讲授财商课程。对于目前从事学校财商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渠道、多种途径让教师不断学习,更新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有关理财与财务等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春其.浅谈将财商教育纳人中小学教育的必要性[J].时代青年.悦读,2015,(3):322-323.
[2]赵小红.中小学理财教育现状及对策[J].中国德育,2013,(3):16-19.
[3]孙涵.青少年财商教育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2009, (28):50.
[4]陈玲芬.中国理财教育现状、问题和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2):16-19.
[5]黄娇艳.“财商启蒙”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19,(8):70-74.
[6]李晓敏.少儿财商教育的实践性浅探[J].浙江教育科学,2015,(2):59-60.
[7]晓萍.财商教育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中),2012, (6):169.
[8]洪明.国内外儿童理财教育研究梳要[J].少年儿童研究,2010,(1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