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浅谈小学生身体素质锻炼
摘要:该文运用文敲资并法、访谈法对小学生舟体素质发展特.蔽以及筱炼原则进行论述,研究认为除时力素质以外,其他5项身体素质的教感期均出现在小学阶段,如果在这一时期未能科学的进行练习将会对孩子身体素质的发展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希望对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在发展儿童身体素质方面有所启示。
关键词:小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原则;身体素质敏感期
综合近几年有关河南省、福建省、山西省、甘肃省、湖北省、吉林省、辽宁省等关于小学生身体素质现状的研究报告,发现我国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降多升少。耐力和力量素质下降明显,其他素质有所下滑,但下降速度有所减缓。总体来说,我国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2001年7月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身体健康学习领域明确提出了“发展体能”的目标。按照新课标的精神,发展体能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自主”、“快乐”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这其实对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众多学者的调研,发现多数小学体育教师难于达到新课标要求。该文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特点以及锻炼原则进行论述,希望对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在发展儿童身体素质方面有所启示。
1、研究目的
通过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特点以及锻炼原则的论述,引起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对科学发展儿童身体素质的重视。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该文通过中国知网从小学生体质现状、小学生身体素质两个方面收集论文2s篇,用来了解我国小学生体质和身体素质现状。后又分别收集关于小学生耐力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协调素质有关的论文}o余篇,其中硕士论文5篇,参看相关著作5部,对有关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以及锻炼原则进行了综述。
2.2访谈法
依据上述有关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特点和锻炼原则的综述结果对我省6名有关专家进行访谈,对文献综述的结果进行了完善数的增加,需要进攻的速度为基础。所以,为了更好的提升运动员的进攻次数,要通过原地快速摆臂,快速挥拍练习,300m冲刺跑,沿球台滑步练习等,加大对乒乓球运动员比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反应能力等的培养与提升,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快速的转换与衔接,提升比赛的进攻质量与次数的双重提升,为比赛的胜利创造良好的条件。
2.3乒乓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训练方法
耐力素质作为运动员身体运动的持续时间,在乒乓球运动开展的过程中,运动员专项能力的高低与耐力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耐力水平受到运动员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机能素质的影响,比赛过程中有效的利用身体的技能来提升比赛能力,需要耐力素质与坚强的意志品质做保障。乒乓球比赛强度高、对抗激烈,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专项耐力等体能素质。因此,在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通过跳绳,连续杀高球练习、反复的短距离、高强度的往返跑、脚步移动等练习等方法发展运动员的耐力素质。
3、结果与分析
3.1身体素质锻炼的意义
身体素质锻炼主要指的是对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素质的锻炼,小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决定其身体素质锻炼的内容、方法、手段有别于成年人,科学的身体素质锻炼将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
首先,力量和速度的锻炼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帮助小学生形成和保持健美的体型。第二,耐力素质的锻炼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心肺功能,降低肥胖比率,提升学习能力,增强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第三,柔韧素质锻炼可以使小学生形成优美的体型,并减少在运动中受伤的几率。第四,灵敏和协调素质的锻炼可以发展小学生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增强大脑对身体精确控制的能力,提升少儿智力水平。
上述四方面意义均是在科学地进行身体素质锻炼的前提下实现。身体素质锻炼的方法是多样的,但是必须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锻炼的原则。
3.2小学生力量素质发展的特点及其锻炼
8岁以后,男女孩力量开始显露差别,男孩绝对力量自然增长的敏感期为11一13岁,而后,绝对力量增长速度缓慢。女孩10一13岁,绝对力量增长速度很快。三年中总的绝对力量可提高46%,13一15岁绝对力量增长速度下降。小学生速度力量发展比绝对力量发展早一些,7--13岁是速度力量发展的敏感区,而力量耐力自然发展趋势较为稳定。可见无论是绝对力量还是速度力量其发展的敏感期均在小学阶段,因此我们应重视小学生力量素质的培养。
3.3小学生速度素质发展的特点及其锻炼
小学生肌纤维较细、能源储备量少,大脑皮层工作耐力差,这些因素导致小学生容易疲劳,因此要求练习时间要短,保证在磷酸盐系统供能为主的范围内进行练习。提高速度素质的练习必定强度要较大些,通过运用速度游戏或小学生感兴趣的锻炼手段,充分利用小学生兴奋性过程占优势的特点,使其积极的参与到速度锻炼中去从而达到一个较高的强度。虽然,小学生易疲劳,但是其合成代谢迅速,疲劳恢复也快,因此要多间歇,保证恢复充分的前提下进行下一次练习。
3.4小学生耐力素质发展的特点及其锻炼
小学生虽然可以进行耐力锻炼,但是一定要注意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首先,小学生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均低于成人;第二、小学生心肌纤维交织较松,弹性纤维少,心缩力弱,心脏泵血力小;第三,小学生的胸廓狭小,气道较狭窄,呼吸时的弹性阻力和气道阻力都大,而呼吸肌力量又弱,所以每次呼吸的深度不及成人,肺活量较小;第四,能源储备不足;第五,小学生神经元的工作能力较低,工作持续时间短,易疲劳。但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神经元的物质代谢旺盛,合成速度快,所以疲劳后恢复也较快。鉴于以上特点,耐力练习要遵循强度小,量度适中,锻炼时间短,间歇次数多的原则。
4、结论
总之,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无论进行什么样的身体素质训练都应该采用多样且多变的手段;另外,科学的营养和恢复是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保障;最后,小学阶段并非发展专项技术的最佳阶段,而是发展各项身体素质的最佳阶段,综合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除耐力素质以外,其他5项身体素质的敏感期均出现在小学阶段,如果在这一时期未能科学的进行练习将会对孩子身体素质的发展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王利东.1991年一2005年山西省7-18岁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动态分析及对策研究[M]太原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
[2]邵月.河南省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探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6).
[3]杨再辉.吉林省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变化的因素分析[M].东北师范大学所示论文,2006.
[4]王君.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中国会议)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1.
[5]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6]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8]马冬梅.运动训练学基础[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