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途径
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途径有多种,下面重点介绍其中两种:其一,基于语文教育学理论从语文核心素养三个维度的表现上,选取居于核心地位的要素,从而构建体系。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到的关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维度的要素,对这些构成要素加以研究、细分、归类,总结出语文核心知识、语文核心技能、文核心态度,进而归结出可以培养成哪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二,基于语文学科本身和重要的教育文件,从语文教学任务中选取应当重点培养的主题内容,进而构建语文核心素养体系。如果将“语言”作为重要的主题内容,那么它在语文核心素养中对应的就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这种建构方式突破了知识、技能、态度的系统划分,探究的结果为语文教学中核心的主题要素。
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可以有很多方式,以不同方式探寻出的语文核心素养必有很大的重叠。本文将主要沿着第二条途径构建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系,力图突出语文学科自身的育人功能,指向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内容,进而指出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
三、语文核心素养的表述方式
语文核心素养指标的命名与各指标内涵的界定是构建语文核心素养要面临的基本问题。语文核心素养的提炼要立足于学科本质及其育人价值,要素的命名不能不考虑语文课程内容。各个学科都有各自的核心素养,此学科之所以不同于彼学科,主要取决于课程内容的差异,否则很难避免雷同和泛泛而谈。比如“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放在语文学科来考虑就知道指的是什么,置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去考虑,就难以分辨出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还是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了。
在比较不同的国际组织、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素养框架之后,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在指标的命名方式上,我将采用功能型与专题型综合的命名方式,即素养既建立在某种主题之上,又建立在某种功能之上,例如选取“语言”这一专题,再加上对其功能的表述“运用”,就形成了“语言运用”这样的表述。在对各个指标的内涵进行阐述时,将采用对指标所期待的行为结果进行描述。以学生为主体,较为明确地将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以行为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上所述为笔者构建语文核心素养的思路,找到语文核心素养确定的依据,沿着既定的途径,采用合适的表述方式,进而构建语文核心素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