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学习导刊》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学习导刊》教育教研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总参政治部主管,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综合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 2095-4190,国内刊号CN 32-1832/D,月刊,标准大16开,全国公开发行。主管单位:总参政治部;主办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该刊教育教研版为是全国教...>>更多

课件及优质课获奖

您的位置:首页 > 课件及优质课获奖

农村小学生作文难点的分析及对策思考
文章来源:《学习导刊》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19/11/1 阅读数:494

农村小学生作文难点的分析及对策思考


摘要: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存在写作兴趣缺乏、作文题材单一、真情实感脱位等难点。经过对以上难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解决对策: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留心观察接轨生活;拓展阅读丰富知识;顺应作文教学规律;下水示范引领导航;培养习作修改习惯。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难点分析;对策思考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课题《农村小学生作文难点的分析及对策思考》(ZPKT2018021)研究成果。

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传统的教学方法造成的写作弊端对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形成了极大的阻力。教师必须明确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应该更加予以关注。

1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难点

1.1写作兴趣缺乏

除个别优秀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上作文课,他们觉得写作文实在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写作,作文水平的提高更是无从谈起。

1.2作文题材单一

读学生的习作,总感觉被一个无形的框框束缚住了,他们的选材总是惊人地类似。美丽神秘的大自然、勤劳善良的农民、丰富多彩的劳动生活、浓郁淳朴的民俗风情都可以成为学生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而这一切却与学生作文内容的贫乏形成了巨大反差。

1.3真情实感脱位

从学生的作文内容看,辞不言情,笔是心非,失真失诚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写假人假事经历的“胡编式”作文,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全文照搬的“移植式”作文仍很多。

2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难点产生的原因

2.1课外阅读少

由于课时的限制和考试的压力,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窄,积累不足,缺乏必要的写作素材,最终导致写作能力的萎缩,因此写作时“无话可写”或“有话写不出”。

2.2生活体验少

农村学生从小到大,由于种种原因生活比较单调,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少,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也少,农村孩子也很少出去旅游,到外面走一走,见到的、想到的东西自然没有城市里的孩子那么丰富。

2.3教学实效少

教师的作文教学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作文指导、批改、讲评不规范,不到位。实际教学中,仍有个别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只是读读习作要求,读一篇范文,然后就让学生下笔写作,并没有为学生打开写作思路,从而使作文讲评课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3解决对策

3.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要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写作文这件事。尤其对于怕写作文的学生,更要让他们放开胆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多鼓励,少批评,更别提一大堆要求,让学生望而生畏。如《快乐的六一》《我的同桌》等题目,学生就会感到有话可说,积极性高。

3.2留心观察接轨生活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加生活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景,关注焦点问题;让学生学写生活札记,可三言两句,可长篇大论,关键是养成积累的习惯。总之,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用生活之水行作文之舟,有了丰厚的生活积淀,写出的文章才富有活力与灵性。此外,要鼓励学生敢于说真话、抒真情。  

3.3.拓展阅读丰富知识

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学习写作一定要首先回到阅读中,因为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语感,积累丰富的词汇,受到美的熏陶,此外,好的作品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写作技巧,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的过程。教师应紧紧抓住作文的源和流,从根本上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比如,在学习表达“这里景色美”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拓展素材。因为农村交通闭塞,在加上小学生低龄的特点,极少有学生出外旅行过,这种现状就导致了学生面对这个题目无从下笔。教师要寻找一些著名景点的图片和音频资料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体会这些景点的美。比如说可以将云南的图片给学生看,同时教师可以找到比较著名的描写景色的文章,如《桂林山水甲天下》,让学生传阅。学生在阅读观看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解,便能在写作之中进行借鉴使用,从而降低写作难度。

3.4顺应作文教学规律

教师要顺应作文教学的规律,习作训练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要一步一个脚印,重视作文的年段过关。作文教学要从一、二年级开始抓起,一、二年级教学生说话、写话,使学生自由表达。句的训练越早越好,不会写的字可用图或拼音表示,图文结合,画一幅图,旁边简单写上一、两句话。中年级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精细的观察力,鼓励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使学生乐于表达。教师可引导学生描述一场面、一物、一景、一事,以培养学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片段描写。高年级训练重点是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使学生进行有个性的表达,可鼓励写日记、周记、循环日记(小组合作写)。此外,要加强读写结合,随文练笔,使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

3.5下水示范引领导航

写下水作文应是语文教师备课时必做的一件事。教师要按照教材的要求先于学生写单元训练作文,提前熟悉习作练习的重难点和难易程度,试一试表达的技巧、构思的角度、材料的取舍。教师下水文要说真话、抒真情、追求真善美的境界,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3.6培养习作修改习惯

教师批改之前,可以尝试让学生当小老师自评、互评。自评时,教师提供《自我评价表》,让学生根据评价指标一一自改、自评。互评时,谁和谁互改,由教师指定,如让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来改写作能力差的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差的学生欣赏优秀生的习作;让写作能力相当的学生互改,等等。互改时,让学生在值得欣赏的词语、句、段下面画上波浪线,并写上理由;在认为有缺陷的地方打个“?”,并与作者讨论怎么改。对学生的批改,教师也不能放手不管,而是要及时点评并打上批改分,让学生乐于批改。这样让学生参与批改,既减轻了教师的批改负担,又培养了学生的修改意识和修改习惯,自然也提高了写作能力。

总之,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多动脑、多尝试、多反思,以自己的语文修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影响学生,相信写作将会成为他们一种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钱建华.农村小学生作文难点的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

[2]陈建红.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作文的教学思考[J].才智, 2018(07).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