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学习导刊》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学习导刊》教育教研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总参政治部主管,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综合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 2095-4190,国内刊号CN 32-1832/D,月刊,标准大16开,全国公开发行。主管单位:总参政治部;主办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该刊教育教研版为是全国教...>>更多

中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初中物理学困生现状管窥及矫正策略
文章来源:《学习导刊》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19/1/16 阅读数:393

初中物理学困生现状管窥及矫正策略

苏海建

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相应地被提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日常事务中来。本文通过常规课堂教学中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观察与交流,结合本人多年的实践研究,就初中物理学困生的现状及矫正对策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

一、初中物理学困生的现状:

1、学习目的不明确。

由于受家庭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社会风气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学一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课堂上不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体会不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更谈不上学习快乐。

2、学习能力不强

在课堂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不能找出物理学习的重点,更加不能突破难点。不会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也不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

3、学习方法不当。

一部分学困生很大程度是长期以来学习随意,缺乏科学的方法所造成。

4、对知识半知半解,理解不透。

对学过的物理概念、公式、定律、实验操作等,不能形成知识体系,弄不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习中单打独斗、见只打子,印象不深刻。

5、独立完成作业能力差。

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解题过程缺乏逻辑性,不能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定律、公式等进行正确解题。

6、缺乏学习竞争意识。

对待作业评分、考试成绩抱无所谓的态度,甚至自暴自弃,没有奋勇争先的激情。

二、农村物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积极有效地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要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把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交给学生,由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讨论、去探究,甚至可以让学生教学生,往往同伴教育会更加直接有效。

2、注重物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直接动力。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说过:兴趣是成功的秘诀。我们知道,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学生参与实验,不仅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从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变化中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3、密切师生关系,加强学法指导。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所以密切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鼓起学习的勇气。学困生往往有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因成绩不好而愧于见老师,不主动向教师请教,因此教师要关心和理解学困生,平时要经常找他们促膝谈心,多给他们一点情感,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向学困生传递亲切、理解和信任的信息。

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教师的全部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头上,体现在学生的身上。教师要切实努力的寻找和发现最能激起学生学习激情的教学方法,加强对每个学生学法的正确指导,使学生都能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培养参与意识,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的的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全部学生都有思考、发言、练习、讨论、表演的机会,不能为了课堂气氛、教学节奏而把机会全包给优秀生,应当选一些易回答、易解答、易操作的问题让给学困生做,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有了参与各种课堂活动的机会,而且能使他们在这些回答和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在成功中树立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5、降低教学起点,铺好思维台阶。

针对学困生认识能力差、思维能力弱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讲解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形成过程,以降低教学起点,给学困生铺好思维的台阶,使他们拾级而上。对过难、坡度过大的内容要进行分步讲解,对重点、难点应进行必要的循环,甚至多次反复。对一些综合性强的题应给学困生以适当的提示,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从而使他们熟练掌握解题的一般规律和技巧。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他们都存在个体间的差异,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层次各异,他们的家庭文化背景、生活的社会环境各异,所以我觉得要及时地发现学困生,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尽量减少学困生数量,这样才有利于我们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达成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目的。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