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学习导刊》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学习导刊》教育教研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总参政治部主管,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综合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 2095-4190,国内刊号CN 32-1832/D,月刊,标准大16开,全国公开发行。主管单位:总参政治部;主办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该刊教育教研版为是全国教...>>更多

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思考
文章来源:《学习导刊》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19/1/11 阅读数:371

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思考

适应教育新时代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策略

(一)农村留守儿童对阅读的需求性

1阅读对学习的意义。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必须看阅读根植有多深,一个国家中哪些人在看书,在看哪些书,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阅读不仅影响着个人,同时还将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

阅读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的途径,促使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对人格会起到升华的作用。阅读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而且为智慧发展提供了一把钥匙。

《小学生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的要求》中指出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5 万字;三、四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 40 万字;五、六年级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从心理学上来说,阅读就是一个依靠人脑中原有知识,能主动获取信息,从文字中理解建构意义的过程。阅读与一个人的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有关联的,各行业的佼佼者都是有着大量的知识沉淀、积累,从小就是爱博览群书的人。现在的孩子特别喜欢有图片的书、动画片、电视节目,可是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却阻碍了孩子的想象力、思考能力的发展,使孩子总处于被动灌输状态,习惯于被动接受信息,止步于思考与探索,苏格拉底所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2增强农村留守儿童自救自护的能力,弥补亲情情感不足。频发的留守儿童安全事故,农村薄弱的安全生活环境令人堪忧。如一些农村安全设施不齐全而发生的意外事故;女童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再加上代教育的力不从心,女童被猥亵或被拐卖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在阅读推广赠书活动中,除了科普读物外增加安全教育、生存教育等方面知识的书籍,让孩子们懂得自救和自我保护,减少事故的发生。

作为监护人的父母外出务工后,与农村留守儿童聚少离多,交流太少,孩子心理疏导不够,心理健康存在阴影,一部分会表现出内心封闭、性格冷漠、懦弱自卑、行为冲动等等,这些都是亲情缺失的表现,在孩子品德、情感、性格、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对他们进行阅读引导,以书为伴,可减轻焦虑感,弥补情感不足。

(二)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更多的支持和引导,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促进城乡教育更均衡发展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目前仍面临的综合性社会问题,政府要增加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政府引导和支持社会各种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有效支持与服务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教育部门除了关注留守儿童总人数外要全面调查及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相关信息,不断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与之相关有利于教育的策略,确保实施社会保障制度,使关爱工作更规范化、制度化。

我国教育竞争力与世界 53 个国家作比较,包括经合组织国家、人口大国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按相对值计算,中国排名 47 位,综合排名 29 位,可见人口的整体教育水平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提高高素质人才在整个人口中的比例是我们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教育经费的投入是衡量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也能体现政府重视教育的程度。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2014》,农村小学投入占普通小学投入的 62%农村初中投入普通初中的 53.8%,义务教育内的教育资金投入城乡差距是很大的。为了缩小差距,政府应当投入更多的资金以帮助农村学校教育技术的提升。

2020 年我国将实现小康社会,为打好新形势下的扶贫攻坚战,要实现从输血式的生活救济型扶贫向提升农村地区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开发型扶贫转变。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就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

(三)地方高校创造机会帮扶农村留守儿童也是服务地方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绝大多数,肩负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使命,这既是时代使命也是历史责任,要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服务地方教育,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硬件差的状况。地方高校通过对文化的传播、引领,充分发挥在知识、文化方面的优势,不断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传递给农村留守儿童,具体措施如:发动广大师生募捐图书,保证图书资源的供给,让孩子们有书可读;提供适合中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优质、健康、经典图书来启迪人,如文学类、科普类、艺术类、历史类等等。内江师范学院根据五个一工作方案要求, 分别对口帮扶茂县、越西县,为茂县东兴镇小学校、越西县大花乡深沟村创建流动书屋,共捐赠价值两万多元的图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通过图书编目、分类、上架等一系列程序,并准备了两地的开放式流动书屋简介及流动书屋管理办法及借阅规定,方便孩子们借阅且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这些帮扶工作不仅仅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也会在他们心中播下爱的种子,也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的这个载体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高校图书馆可开展专业的专题讲座,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正确的阅读指导,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假期时间将孩子们接到城里,参加一些读书活动,多接触外界事务,通过与社会的学习和认知,丰富精神,让他们的心理更健康、阳光,精神快速富裕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增强农村劳动力吸收能力,改变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意识。中央倡导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近几年两会热点,集中体现国家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同时关心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首先,政府统筹城乡,着眼长远。平衡城乡发展,立足农村当地建设,多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尽量扩大就业容量,摒弃以往片面注重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的企业发展模式,以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新型乡镇企业,增加就业培训,为农民返乡就业和就近创业提供和完善政策扶持措施;其次,从强化家庭育人功能、社会化转型和价值观发生变化的今天,家长改变教育意识,不能只顾经济效益而淡化对子女的教育,使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成为虚无,为孩子的未来考虑认真履行家庭的育人责任,强化家庭育人功能,明确自身角色,与学校主动配合使孩子得到更多的启迪和知识的滋养。

结语

全社会营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氛围,需要司法、民政、公安、妇联、社区等职能部门紧密携手配合。阅读推广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培育他们产生积极健全的人格,真正改变农村留守儿童各种不容乐观的现状。在此过程中要从单纯的经济资助拓展为更多的学习辅导、心理咨询、生活关怀等全方位帮助,尽可能弥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亲情的缺失。从一本书、一个村、一个乡开始,让阅读之风盛行,逐步提升中国文化美誉度和人力资本软实力。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