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微信订阅号在初中现代诗教学中的应用
刘闰双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市海淀区,100000)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语文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机遇,而智能手机作为一种信息的载体,其普及和应用,更是为未来语文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创造了新的条件。微信作为人们最常用的APP,不光为人们提供了社交舞台,其特有的微信公众平台,尤其是微信订阅号的形式,更是为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资讯群发等提供了方便。对其进行有效开发,不光能为未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诗教学提供便利,更能为广大学生打开一扇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现代诗歌、丰富人文素养的大门,可谓一举多得。
关键词:“互联网+”;微信订阅号;未来初中语文教学;现代诗教学
1、新时期“互联网+”的兴起与微信订阅号资源的出现
教育部曾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指出: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实现21世纪网络信息化。[1]由此,在全行业“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育也应该积极与互联网资源融合,实现新的变革与发展,进而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师,也应该积极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对语文学科、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进行重新审视,对教学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从而生成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环境。
我们常说的微信公众号其实指的是订阅号,主要是自媒体或媒体为读者用户提供优质的对他们感兴趣或有价值的内容,从而与关注者建立关系或使用户对自身品牌的认可。当下,公众号平台已经超出1000万,惊人的数据暗示我们,微信公众平台对我们语文生态的重新构建大有开发价值。而现代诗教学的特点,又呼唤我们形成互联网思维,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绝佳的教学资源,引入我们的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的过程中。
2、微信订阅号作为初中现代诗教学资源开发的依据
2.1教材编排和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现代诗选篇比例失衡。以新编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虽然已经成为全国最新版的统一初中语文教材,但细致分析其中各种体裁的选篇比例会发现,文言文和古体诗所占比重远远大于现代诗,三个年级36单元,除去课外古诗词,选篇总数一共为193篇,现代诗只有15篇,仅占总数的7.77%,而在整个八年级,上下册甚至连一篇现代诗都没有,让学生在这一年中的现代诗学习基本处于空窗期和停滞期。如果将课外古诗词也算进教材选篇内时,那整个初中阶段的古诗文选篇高达124篇,占总选篇(含课外古诗词)的51.7%,这种设计其实是有待完善的。
重古轻新,学生诗歌学习“青黄不接”。重古文诗而轻现代诗学习的编定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打好学生语文文言学习的基本功有益。但也不能不说的是,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古诗文学习的难度较高,又比较枯燥,难免让青春期躁动的孩子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乐趣,而且,学生受限于写作能力,几乎还不能对古体诗进行仿写或创作,这就容易造成学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逆差。但现代诗诗体自由,无太多格律、音韵等的限制,学生在接触时更好理解,几乎独立学习也能感知诗中蕴含的诗人情感,或者和诗人产生自主对话,在特定情景中与诗人产生共鸣,进而能在读诗、品诗、悟诗的过程中滋养诗意。若突发灵感时,还能模仿一些所学的现代诗歌进行写作,将自己的诗情画意融进诗中,成为“小诗人”。
易难相济,才能事半功倍。古体诗晦涩难懂,但现代诗通俗易懂,古体诗格律要求严格,但现代诗形式自由开放,古体诗学习难度系数大,现代诗学习难度系数小,虽然现代诗和古体诗有不同,但也有许多相通之处,比如意象的使用,意境的创设手法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如果想学好古体诗,完全可以借助现代诗为进阶过程中的一个抓手,进而从今到古,层层递进,由简入难,由浅入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现代诗学习特点决定其适合课外熏陶
语文课堂不一定局限在教室,也包括网络学习空间和校外、室外学习空间。学习的时间也不仅仅只有课堂的四十分钟,完全可以借助移动设备的帮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学习。这样的泛在学习就是要努力打造一个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有机学习环境。[2]诗的抽象特征和感情色彩浓重化,系统性的集中学习并不一定能达到短时间内理解诗人情感的理想效果,与其课堂集训,不如教师课堂上教习鉴赏技能类知识,然后在课外开辟新的诗歌品读领悟“湿地”,引导学生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通过自主研读,自主探究、自主感悟的方式,进行“顿悟式”学习,从而在某一个和诗歌作者感情契合、时机巧合的情景下,对自己所学诗歌产生记忆和联想,和诗人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升华为审美体验。在微信订阅号的有机平台中,学生可以进行诗歌自主学习和日常熏陶,不断咀嚼涵咏,吟诵品评,以潜移默化的滋养人文性灵和诗情诗意,从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品味,其实这才是现代诗学习的绝佳方式。
2.3微信在中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应用
近年来,初中学生持有手机的人数逐年递增,智能手机的使用率在中学生中也越来越普遍,大部分学生都经常阅读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内容。即使面对家长和教师的耳提面命和明令禁止使用手机的声音,还是会偷偷使用,由此,我们可知,与其反其道而行之,禁止使用手机却往往不能达到满意效果,莫若科学引导,让学生如何利用手机资源进行学习。
3、以“为你读诗”为例看微信订阅号在初中现代诗教学中的应用
在众多现代诗学习的微信公众平台资源中,“为你读诗”微信订阅号的粉丝量最多,功能最强大,平台资源最丰富、交互性最强,也题材最丰富的一个订阅号。因此,特选取“为你读诗”这一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范例,深入分析了诗歌类微信公众平台在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中的应用,以此平台为例的相关订阅号资源的优势有:
内容丰富,弥补教材选材不足。它既有名家专业的诗歌诵读,以提供范读模本;又在经典诗歌重现的同时,穿插进对诗人的介绍和原创的诗词赏析;容纳了顾城、海子、徐志摩、木心等优秀中国诗人的佳作典句,也涵盖了如拜伦、雪莱、艾米莉·迪金森,柯勒律治、普希金、泰戈尔等外国诗人的传世名篇,更有一些较为小众的诗人的优秀诗歌,如阿根廷的博尔郝斯、秘鲁的塞萨尔·巴列霍等的作品。不光现代诗,也包含了许多优秀古诗词的诵读和赏析,如范大成的《祭灶词》,白居易的《立春后五日》等,甚至还选取了朱自清的散文《春》,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书信,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诗等,可以说是中西荟萃,古体诗和现代诗并入其中,以诗歌为主,夹杂一些杂文、散文和其他文学形式,内容十分丰富多样。这样,开发“为你读诗”中推送的现代诗资源,不光能够弥补教材中现代诗选篇太少的缺点,也能让学生在中西诗歌的交互学习中比较东西文化差异,在古诗词和现代诗歌并进的过程中,品味和体会而这的相似和不同。
更新及时准时,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资源共享。“为你读诗”公众平台的更新时间为每晚九点半左右,时间上下误差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半小时。此时正是初中生夜晚入眠前的一段时间,而现代人一般睡前都会因为无聊或者打发时间而拿出手机浏览消息、订阅号推送或者进行网上社交等,而且睡前大脑神经逐渐走向放松状态,人也容易更加感性,此时阅览推送更新的诗歌,往往更能与诗歌抒发的情感产生共鸣。而且,订阅号关注十分简单方便,只要扫扫平台专属二维码,或者在查找中输入“为你读诗”字样直接关注都可以,消息更新后也一般不会消失,并持续性保存在列表中,随时都能浏览阅读,与平台的其他粉丝共同分享诗歌学习资源,涵养性情。
听、读、品、评、写为一体的功能体系。听,是听经典名作,每一晚的推送的首篇,是平台邀请的社会各界名人和专业诗歌诵读人士等为“为你读诗”节目,内含动听的诗歌诵读,诗歌原文、外国诗歌一般是原文和中文译文同时呈现,朗读者的个人信息,诗人的信息,以及平台对这首诗的解读和点评,还会将一些与诗歌相关的名人隽语呈现其中,页面清新,色彩搭配充满艺术美感,是一场给耳眼脑心专属定制的诗歌盛宴。
读,是利用平台激发起学生诵读诗歌的兴趣。用户可以将自己录制的诗歌诵读作品投稿到平台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广大用户的读诗热情,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好胜心、表现欲望较强的时候,所以,开发这一功能,引导孩子读诗、录制诗歌,然后上传给后台,不光可以激励孩子自主演绎诵读诗歌,也能帮助孩子在诵读过程中进行诗歌情感的揣摩和感知。
品与评,是对诗歌意涵的解读过程,更是个性化解读诗歌的过程,平台推送头条一般以诗为中心,展开一系列解读和延伸。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诗评,体会诗歌的意涵,达到自主学习和品鉴诗歌的目的,时间一长,也会在诗评中获得灵感和想法,并进行个性化解读,进而生成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品评鉴赏诗歌的方法。
写,是观后有思可抒怀,手中执笔可陈情。公众号的推文一般都可以即时分享,不光能转发给微信好友共读诗歌,也能转发至朋友圈等空间进行分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每晚在听读了当日的诗歌后,加几句点评、感悟或者仿写几句小诗分享至朋友圈,水平较高的同学甚至可以自己创作一些与推送诗歌主题相同的小诗,与诗人和诗,形成一种诗歌阅读和创作并进的日志,展示给老师、家长和同学好友看,大家可以在下方评论、点赞和交流,从而实现诗艺的共同精进。诗歌学习不是一日之功,而是每日的沉淀和积累,文学素养也不是一天的基业,是每天练习和熏陶的结果,由此,在不间断的学习之下,学生不光能在公众号中找到现代诗读、品、赏、鉴的免费资源,还能通过写诗抒情,记录生活来纾解成长过程中的焦虑、烦恼等不良情绪,进而充分高效的利用好闲暇时间,激发起现代诗歌学习和创作的热情。
教师适当引领,点评指导。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不是放手不管,只是一味让学生写而不进行指点,教师也可以用闲暇时间,翻看同学们在朋友圈等处自己创作的诗评和小诗,适时的进行点评和指导,并在课堂教学中,拿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时间为同学讲解一些现代诗的表达技巧,让学生在了解了现代诗的写法之后,自由学习,自由创作,自主体会现代诗的意境,感受现代诗的神韵。
4、班级诗歌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和维护
微信订阅号的申请和运营都十分简单,只要登陆微信官方平台阅读申请要求,按照流程开通即可。开通班级诗歌学习和展示的公众号后,教师可进行推文的编辑发送,日常更新等基本活动。
教师可以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好的经典诗歌供学生资源共享,也可以将其作为“小诗人”们优秀诗歌展示推广的天地。每隔一周,教师都可以组织学生开一次诗会,大家拿出自己较为满意的诗作并匿名,大家投票选出公认的优秀诗作,教师点评指导后放在班级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展示,并转发至班级群和家校群中,供家长了解自己孩子诗歌学习的情况,以鼓励孩子的创作热情。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不断推广,孩子们的优秀诗作还可以随互联网平台不受时空限制的传播,甚至有机会让全国各地的网络用户,都能有机会看到孩子们充满青春活力、饱满想象和激情的诗歌佳作,在转发点赞的过程中,孩子的创作动力会因为受到关注而不断提升,对诗歌的兴趣也会在无形中被激发出来。
由此可知,智能手机在初中生群体中的普及,为我们以订阅号为代表的互联网资源作为现代诗教学创作了新条件。如果教师能进行科学开发,不仅能为孩子创造出更宽阔的舞台,也能让他们通过读、品、写、品、发表相结合的方式来更好的体会现代诗的意境和神韵,树立诗歌学习和创作的自信及兴趣,让孩子们都成长为“小诗翁”。而且,由于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时间自由、地点自由、情景场合自由,也与现代诗诗体自由,形式自由,内容自由,抒发情感自由等特点契合,更能帮助学生养成泛在学习、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放飞其自由的想象力,让微信公众平台这块正在不断壮大的网络阵地,作为弥补课堂教学缺憾,引导学生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实现语文课内外双向联动的美好园地。
参考文献:
[1]唐修亮.“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变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7(02):8-11.
[2]陆芳.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拓展语文教学时空[J].科普童话,2016(48):68.
[3]胡适.谈新诗[M].中国现代诗论(上).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邢光颖.
[4]“互联网+”环境下语文教学提质增效略谈[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