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英语课上课下的师生互动
崔桂芬
关键词:英语;师生;互动
有人说英语教师好比一个导演,而英语教师的备课本好比导演的剧本,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作为老师,不能只按以前的教学模式站在讲台上作枯燥无味的说教,而应该让学生动起来,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感受语言知识的规律。
一、课前互动
师生互动首先是课前互动,让学生参与备课,乐趣多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要精心设计学生将承担的准备任务,比如,在教学肯定句变疑问句和否定句一节时,在课前把学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课前准备两套卡片,分别写上“Sheisagirl.Theyareintheclassroom.”这两个句子的单词,老师准备一张卡片,上面写着“not”。上课时第一组同学分别举着“she,is,a,girl”这四张卡片站在讲台上,变一般疑问句时,举着“is”这张卡片的同学就挪动位置站到举着“she”这张卡片的同学前面,这样,卡片上的句子就是“Issheagirl?”了。通过表演,同学们清楚地看到变一般疑问句就是把“am,is或are”提到句子的前面。然后让第二组同学分别举着“They,are,in,the,classroom”这几张卡片上台表演变否定句,让班长拿着“not”卡片,大大方方地站到“are”的后面,这时,他们举着的卡片就成了否定句“Theyarenotintheclassroom.”这样,同学们领会到了怎样变否定句。他们既获得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都觉得这比单纯背规则要好得多。没有上台表演的同学都跃跃欲试,纷纷举手要亲自表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都说自己掌握了变句型的规律。
二、课上互动
师生互动主要表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热烈探讨,获取新知。现在的孩子喜欢张扬个性,我们不妨大胆放手,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挥,让他们动起兴趣来,动出成绩来。在课堂上把问题交还给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对他们的发展才更有意义。如在归纳总结方面,学生自己能归纳总结出的,教师不能先说;能让学生通过活动得出的,教师不能包办;能让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答案的,教师不再妄加指导评论。教师应该在学生归纳不规范、不全面的情况下,才给他们查漏补缺,并给他们指点迷津,释疑解惑,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会佩服老师。比如,在讲授“too⋯to⋯”这个句型时,有的学生老是理解不了“太⋯⋯而不能⋯⋯”的意思,总是在翻译句子时要在“to”的后面加上“not”,出现“Heistooyoungtonotgotoschool.”这样的病句。这可让学生讨论“not”到底该不该加,他们会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指指点点,甚至争得面红耳赤,气氛活跃。最后有的学生同意加“not”,有的不同意加,在争论不出结果时老师指出正确表达方法。这样学生记忆深刻,既获得了新知,又激扬了兴趣。
三、课后互动
师生互动还表现在课后老师对学生评价的多样性。当今这些个性张扬的小公民们比他们的前辈有更多的大胆的甚是荒谬的异想天开,正是有幻想的推动,人类才会有杨利伟等宇航员漫游太空的创举,我们才具备前所未有的互联网通讯等高新尖端技术。对于这些个性张扬的孩子们,我们还能采取单一的一张试卷一个分,一个分数定终生的评价标准吗?我们有责任将教育推向民主化,个性化,从而多侧面,多角度地去了解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单纯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而加入其对待学习的态度和热情。对一位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先肯定其他优点,如对他说:“我觉得你的嗓音不错,既洪亮又有点磁性。”“你的嗓子那么美,如果你的英语成绩再好点,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会使学生积极努力,提高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