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学习导刊》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学习导刊》教育教研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总参政治部主管,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综合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 2095-4190,国内刊号CN 32-1832/D,月刊,标准大16开,全国公开发行。主管单位:总参政治部;主办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该刊教育教研版为是全国教...>>更多

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特征研究(二)
文章来源:《学习导刊》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17/12/15 阅读数:472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特征研究(二)

张湘韵

摘要:大学生学习力是大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表征,为了了解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现状特征,将我国大学生学习力分为学习效率与持续性、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创新思维等五个维度,围绕不同群体大学生学习力对全国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总体呈正向分布,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之间有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学习力呈现 U 形发展趋势,院校类型与学习力并非完全对应等结论。研究进一步揭示大学生学习力各要素之间表现出不同稳定性、提出“大二”年级现象凸显出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及改进大学生学习方式是提升大学生学习力的关键等实践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力;学习效率与持续性;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创新思维

三、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现状特征

1. 正向、持续性学习力—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总体特征

经过调查分析,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总体面貌呈正向。我国大学生学习力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整体面貌呈现积极态势。从计算结果来看,每个维度的总分均为 6 分,各中位数均为 3.5 分,五个维度的均值结果均大于中位数 3.5 分,说明我国大学生学习力呈现积极态势。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问卷表述采用的是从消极的视角进行提问,因此均值越低反而表现出越好的调查结果。(2)有待提高的空间较大。同样是从均值情况来看,学习效率与持续度的均值与中位数分数相差不太大,说明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持续度还有待提高。同样的道理,学习方法的结果离均值较近,也说明部分大学生并未完全掌握好适应自身的学习方法,需要更好的个人指导。从总体来看,大学生学习力的各项维度均值尽管高于中位数,得分却并不高,说明部分大学生各个方面还需要加强引导来提高自身学习力。(3)多元化态势较为明显。从五项维度的标准差来看,学习态度的标准差相对较高,说明学习态度的离散程度相较其他维度较大,即大学生对于学习的认识较为多元,趋同现象不太明显。学习方法也表现出相对较大的离散程度,说明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本身受个体因素影响较大,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2. 东、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学习力各有优势且具有显著差异

与全国均值相比,东部地区大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动机要高于全国均值,其他维度都低于全国均值;中部地区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态度与学习效率与持续度高于全国均值;西部地区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学习态度高于均值外,其他维度都低于全国均值。由此,东部地区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动机均值更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态度与学习效率与持续度均值要高于东部与西部地区。说明东、中、西部地区大学生在学习力各维度上各有优势,不同地区大学生学习力在各个维度上均呈现显著差异。具体而言,中部地区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批判精神与自主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尝试着反思与理解自己与对方,学习新东西的愿望较强。其学习效率,尤其是时间管理与学习规划上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而东部地区大学生的专注力大于中部与西部地区,说明东部地区大学生学习时能够很好地控制自身学习,并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其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均值也高于中部和西部院校学生的均值,且具有显著差异。

3. 院校类型与学习力之间并非完全对应关系按照学校的不同类型,本研究将学校类型分为“985”院校、“211”院校以及一般本科院校。众所周知,“985”院校大多为国家重点大学,具有深厚的教学与科研基础,“211”院校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院校,其各方面也较一般本科院校要强。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学习力各维度均值比较并未与院校类型形成完全对应关系。由表 7 和表 8 可知,均值上“985”院校在创新思维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维度都要高于“211”院校与西部院校。但是通过方差分析得知,创新思维方面三类院校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只有差异。“985”院校在创新思维、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态度维度表现较好,均值较高。“211”院校在这四个维度上次之,一般本科列后。学习效率与持续性方面,一般本科院校均值较高,“211”院校次之,“985”院校最后,且三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说明,作为重点院校需要在学习规划与持续维度加以重视,尤其是在规划与合理安排时间上需要加强。一般本科院校学生体现出与教师较强的配合度,超过 60%以上的学生能够“提前预习老师上课内容”与“每周安排固定时间写作业”,超过 80%的学生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211”院校的学习态度均值略高于“985”院校与一般本科院校,但是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并不具有显著差异,说明学习态度与院校类型并无太大关系。学习效率与持续性维度方面,一般本科院校均值较“985”与“211”院校略高,且具有显著差异。需要说明的是,相比较前两个院校类型而言,一般本科院校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两个维度上,离散程度较高,说明一般本科院校大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上与学习的认识上不太统一,尤其是与“985”院校相比,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认识上出现两极化现象较为明显。

4.大学生学习力随年级发展呈现 U 字形变化趋势,大二年级成为大学生学习力的“分水岭”根据表 9 显示不同年级体现出学习力状况各不相同。年级变化呈现 U 字形变化趋势,大一与大四年级在各维度均值较高,具有较好的学习力,大二与大三则出现下滑,均值都较低,大二年级成为大学生学习力的分水岭。其中大一年级在创新思维、学习态度上均值较高,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对学习的认识分歧较小,认知较为统一。大四年级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与持续性上均值最高,表现出较好的学习状态,学习方法上均值最低。就标准差进行比较发现,除学习效率与持续性维度外,前四个维度的标准差一致性呈逐渐升高状态,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对学习的总体认识程度的加深,学生表现出更为不同的观点,趋同现象越来越不明显,自主意识在不断加强。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