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特征研究(一)
张湘韵
摘要:大学生学习力是大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表征,为了了解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现状特征,将我国大学生学习力分为学习效率与持续性、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创新思维等五个维度,围绕不同群体大学生学习力对全国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总体呈正向分布,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之间有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学习力呈现 U 形发展趋势,院校类型与学习力并非完全对应等结论。研究进一步揭示大学生学习力各要素之间表现出不同稳定性、提出“大二”年级现象凸显出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及改进大学生学习方式是提升大学生学习力的关键等实践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力;学习效率与持续性;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创新思维
一、问题的缘起与学习力理论
大学生学习研究并不一直以来就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核心与基础。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受教育群体的层次类型和需求等各方面都体现出复杂与多元,对高等教育本身带来不少的挑战与变革,由此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在注重共性的同时关注个体本身,着重对学生主体各层次、各类型进行分析,将核心自上而下转移到最众多人数的学生群体上来。“过去40 年左右,国际上从研究大系统的‘教育规划’开始(1970 年代为主),逐渐认识到‘学校管理’的重要(1980 年代为主),一直到最近 15 年左右,开始把教育研究的重心,继续下移到个别学生的学习上面。不经意地浮现一个共识:学生学习应该是教育一切活动和政策的关注焦点。”
2012 年第十一次全国高校学习改革与创新研讨会、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学术年会上,有学者指出,大学生学习力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焦点,提升大学生学习力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大学生学习质量的核心内容。大学生学习的重要表征就是学习力。对于学习力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学习力是学习的总量、质量、流量和增量的综合效应。学习的总量表现了学习内容来源的宽广程度,体现了个人的开放性;学习的质量表现出学习者的综合能力素质以及学习的效率、品质;学习的流量表现了学习的速度和载体的流通效率;学习的增量表现了学习成果的创新程度和对未来的价值”。也有学者认为:“学习力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是动态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尺子。”同时,国外学者对学习力也有自身的见解。有学者认为:“学习力是一种意识形式,这种意识形式以个体独特的性格、价值观和态度融合起来。”哈佛大学教授柯比认为:“学习力是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一个综合体。”我国许多学者大都认同柯比的观点。结合各位学者对学习力的概括,笔者认为学习力具备以下特征:首先,学习力是个体内部表征学习的心理品质,它包括情感、态度、动机等。其次,学习力是个体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在个体学习行为上通过自我规划、学习效率、自主性、思维的发展等进行表征。
在学习力概念界定基础上,中外许多学者提出了学习力要素结构理论,具有代表性的有:苏格兰格
拉斯哥大学教授 B.J.McGettrick 参照 DN 的结构模型,提出学习是两条学习链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一条链反映了学习的意愿(包含态度、价值观、情感、意向和动机,等等),另一条反映了学习试图达到的结构,包括所学的知识、技能和理解等内容,两条学习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增进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该研究将学习力分为七个维度:创造性、持续度、意义学习、学习策略、学习关系、好奇心、改变与学习。柯比将学习力分为六个维度: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每个维度,柯比都给予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学习动力主要涵盖兴趣、持续性、目的用以挖掘自身潜能等;学习态度包括专注力、面对学习困难的勇气、学习习惯等;学习方法包括学习方式、理解、观察与融入度等;
学习效率则涵盖知识的取舍、时间利用与分配、排除干扰等;创新思维含有批判、质疑与想象力;创造能力有发现、应用、问题意识等。日本学者广冈力图从学力的客体侧面与主体侧面相统一,将学力设为三层结构,它以思维态度(含思维、操作、感受表达诸态度)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为外围,二者相结合构成学力模型。国内有学者认为,学习力主要由目标要素、经验要素和意志力要素构成,各要素的质量及其相互之间的结构情况直接影响着个体学习力的强弱。正确而且清晰的目标,能够为经验的获取与创造、意志力的形成与发挥提供方向支持,让个体知道为什么去干;丰富的经验能够强化目标和意志力,使它们获得能力支持,让个体有信心去干;坚强的意志力能够为目标和经验提供动力支持,让个体有决心去干。可在学习方法与学习动机方面,三类院校才呈现显著以得知,目前学界对学习力要素结构的主要认同包括态度、意志、思维、方法等几个部分。
结合相关学习力要素结构理论,以柯比的学习力六要素为本研究理论基础,本研究拟从大学生学习力内部结构入手,从学习力的横断面来反映当代大学生学习的现状与特征,试图探寻内部规律,以此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启示与思考。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上述学习力结构理论,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研究的可行性,本研究将大学生学习力划分为学习效率与持续性、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创新思维五个维度。
1. 样本收集
(1)样本收集与分布 本研究所需数据均来自于国家重点项目“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的调查数据“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数据库”中的“2011-2014年本科院校数据库”。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全部问卷由若干个网页组成,学生需要完整回答每个页面的所有题目之后方可进入下一页作答。如果学生忘记回答某些问题,系统将会自动提示,直至学生回答全部问题并最终提交全部问卷。因此,最终提交上来的问卷没有出现缺失值的情况。全部为有效问卷。
(2)问卷量表的因子分析与检验 问卷量表的每道题目由“1= 完全不同意”到“6= 完全同意”共分为6 个等级。为了检验每个量表的信效度水平,我们使用 SPSS20.0 和 AMOS20.0 软件,对量表分别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