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学习导刊》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学习导刊》教育教研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总参政治部主管,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综合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 2095-4190,国内刊号CN 32-1832/D,月刊,标准大16开,全国公开发行。主管单位:总参政治部;主办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该刊教育教研版为是全国教...>>更多

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中式英语特点浅析(二)
文章来源:《学习导刊》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17/12/9 阅读数:482

中式英语特点浅析(二)

陈三东

摘要:英语学习中常出现中式英语,本文从语音、词法、句法、语篇及语用的层面分析了中式英语的特点。最后指出了避免中式英语的几种对策。

关键词:中式英语;避免;对策

三、句法层面

我国樱语学习者经常不按照英语的句法规则而套用汉语的句式逐字逐句地翻译。如把“新的一年又过去了一个月” 译成“Our new year has passed one month .”。 又如:There are many college students do part -time job now .”“Say is easy .”“To study in this college is my fortune .”等等 ,根据这些句法上的中式英语错误, 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六类。

1 .不适当的省略

有时汉语简洁 ,但译成英文必须补缺。 否则 容易出现中式英语。 例如 :

人的意志想要避免, 也不可能。

It cannot be avoided even if people want to avoid it . 后半句必须加 avoid it 。因为前半句 avoided 是被动 ,而后半句 avoid 是主动,因而不能省略。

2 .没有注意词类转换

汉译英有时不能完全按照原文是什么词类就译成什么词类, 而需要根据情况对词类进行调整和转换。例如:

我们之间关系的发展使我们不仅成为亲密的朋友而且成为兄弟。

a .The development of our relations has made us not only close friends but also brothers .

b .Our relations have so grown that they bind us not only as close friends but also as brothers .

例句a有中式英语的味道,例句b吃透了原文的精神,转换了词类,使用了英语的表达方法,英语味道比前一例句要强。

3.句式使用过于单一

英语句式具有多变性,而汉语句式较为固定。英语句子常以主谓宾结构为核心,用各种连词、短语、从句进行修饰扩展,使句子结构复杂,读起来感觉形象生动。而中国学生受汉语句式影响,往往使用一连串的简单句或句式雷同的复合句,造成句式单一,读起来感到单调乏味。这种汉语形式的英语句子也是中式英语。例如:

(1)a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world outside the campus .Because now the society is developing quickly .

b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 it' s important for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world outside the campus .

例句 b a 地道。

(2) a .He speaks slowly , his voice is loud , everybody at the back can hear clearly .

b .He speaks slowly and his voice is so loud that it can be heard clearly by everybody at the back .例句b a 地道 。

以上的例子,充分体现了汉英句式的不同。受汉语句式的影响,学生往往不能熟练地变换句型结构,习惯于使用符合汉语表达法的简单句。因此,这样单调的句式不仅令人乏味,而且无法体现地道英语的多变句式。

4.词序错误

词序是指单词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汉语和英语都要求有较严格的词序,但两种语言在结构方面存在着不同,具体来说,汉语一般是由远及近,从大到小,从重到轻,从普通到特殊,从主观到客观,从整体到个体,而英语恰恰相反。于是,学生在写作中常出现词序错误。例如:

(1)我还记得发生在我和他身上的一切事情。误 :I still remember everything that happened to me and him .

:I still remember everything that happened to him and me .

(2)救死扶伤是一个医生的义务 。

:It' s a doctor' s duty to rescues the dying and heal the wounded .

:It' s a doctor' s duty to heal the wounded and rescue the dying .

第一个例子的错误,是汉英词序不同的典型反映。汉语里一切从“我”开始,而英语正相反,“我”永远在最后。而第二个例子,明显体现了汉语从重到轻而英语从轻到重的不同词序。因此,如果学生不注意汉英词序的不同,往往会写出不符合英语惯用法的句子。

5.语态错误

汉语中,被动语态极少使用,并且使用时大多表达对主语而言是不如意或不期望的事。例如“被雨淋”、“挨批”、“受罚”等等。但是由于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科技英语或新闻报导中最为常见。同,由于汉语的习惯,句子中如果不需指出动作的执行者,且主动意义和被动意义又不致发生混淆,一般不使用被动式。而英语中具有被动意义的句子一般都要通过被动语态来表示。于是,汉语和英语对于语态使用的完全不同常导致学生写出语态错误的中式英语。例如:

那礼物是他叔叔送给他的。

:This gift is his uncle gave him .

:This gift was given by his uncle .

以上例子中的错误部分,正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被动意义表达方式的差异所造成的。在英语翻译中,切不可盲目地按照汉语句式直接转换成相应的英语句式,而应注意是否需要使用被动语态,否则就容易写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来。

6.否定形式使用不当

:I think that he won' t come .

:I don' t think that he would come .

很显然,这个句子是学生套用汉语句子结构模式而产生的中国式英语。有些表示“相信”或“臆断”的词,尽管实际上是否定从句的谓语,但在英文中却以否定主句谓语动词的形式出现,而汉语中不存在这一问题,使用时往往容易出错。

四、语篇层面

英语民族崇尚理性,重视形式逻辑和分析思维,他们的思维方式可形象地称为直进式。而中国人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思维方式则是螺旋式。于是反映在文章上,英语强调结构清晰,篇章连贯,逻辑性强,要求开门见山,不拐弯抹角。英语作文的组织方式,常常把主题句放在句首,且一段只有一个主题,然后以扩展句紧紧围绕这个明确的主题,层层论证或说明。而中国的文章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的影响,文章表达方式含蓄,开篇一般不点题,往往经反复论证后,才将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后。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导致的语篇差异使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受汉语文化和习惯的影响,导致文章内容不一致,层次不清,篇章逻辑性差,缺乏必要的过渡和连贯,于是写出汉语式的英语作文。

例如, 在要求学生按主题句“ Different people spend their weekends in different ways .”写一个段落时, 出现了以下的句子 :A lot of people like to go to the mountains .Some choose to go to the beaches .Girls love to go shopping on weekends .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shops on weekends .

在这个例子中,存在着严重的连贯和内容方面的错误。首先,本段缺乏必要的过渡词。比如,可以在前三句的句首,分别加入“Firstly,”“Secondly,”“Thirdly”之类的表示次序先后的副词。其次,段落的最后一句,明显与主题句无关,应该将它毫不犹豫地删除。这个例子基本上体现了汉英两个民族的人们在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在写作中,正是受到了中式思维的影响,写出中式的英语段落。

五、语用层面

国学生对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直未给予充分的重视,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因而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语用失误的现象,导致中国式英语的出现。常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打招呼和告别

中国学生喜欢用“吃了吗?”“上哪去?”来招呼

别人,若将此招呼语直译为“Have you eaten ?.Where are you going ?” 来招呼西方人, 就会让他们觉得别扭。 同时 , 中国人如有客人来访或串门儿 , 客人离开时 , 按中国的习惯, 主人要把客人送到房门口或大门口。客人对主人说“ 请留步” , 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 之类的客套话。这些说法如果直接译成英语 Stay here , Go slowly , Walk slowly ,听起来就十分别扭, 不自然。

2 .称呼语

中国人小辈对长辈 , 下级对上级称呼时喜欢加上表示辈分或职位的称谓, 而西方人则习惯相互之间称呼名字, 若由于对此差别不了解而称呼老师为 Teacher Wang , 称呼经理为 Manager Jackson ,则会显得非常生硬。 更有甚者, 若用 Brother Peter , Sister Mary 来称呼兄弟姐妹则会贻笑大方了 , 因为这样的称呼只用于天主教团体和某些别的宗教或职业团体。

3 .赞美和答谢

听到别人赞扬时 , 西方人和中国人的回答不同 :西方人一般表示接受赞扬 , 中国人则一般表示受之有愧。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一个中国人拿他妻子的照片给他的美国朋友看, 出于礼貌, 美国朋友夸赞说:She is very beautiful .(她很漂亮), 同样出于礼貌, 这个中国人就谦虚地说:Where !! Where !(哪里! 哪里 !)。 这么一说 , 美国人就愣住了 , 一下子不知怎么回答 , 好一会儿才说 :Oh , everywhere !(哪儿都好看!).而我们知道, 当被人赞扬时 , 一个西方人会选择接受赞扬, 如在上述情况下, 他们会简单地回答:Thank you !”或者再加一句 :I think she is quit pretty .”因为他们认为接受他人的夸赞体现了一个人的自信 , 相反, 过分的谦虚是自卑的表现。

六、结束语

由于母语、文化因素或思维方式的干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中式英语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们要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知难而上,及时纠错,掌握规律,才能进一步提高英语使用能力,彻底摆脱中式英语的困扰。如何避免以至尽可能减少中式英语的出现呢?除了刻苦学习,扩大知识面等因素外,还要:(1)加深对西方文化、思维的了解,增强对英语语言特点的认识。(2)注重语言的模仿。初学英语者和小孩学说话是同样道理,在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模仿。通过模仿可以掌握地道的英语,提高英语的灵活运用能力。(3)让学习者充分了解中式英语的成因,并从词汇、句法、语篇、语用等不同层面罗列常见的中式英语错误,最终达到避免译文中式英语现象。(4)外语教师应坚持使用英语进行教学,使学生尽可能地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5)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多看全英语电视节目,多阅读英文报刊和杂志,并且多背诵一些语言优美的句子和段落,积累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从感性上避免中国式英语。通过以上的尝试,应该能减少中式英语的产生,达到高效、得体的交际目的。

360 百度 中国知网